月度归档:2022年04月

北京有哪些必去打卡地?

景点:颐和园、恭王府、奥林匹克塔、长城、明十三陵、圆明园、环城、故宫(+天坛、前门大街、景山公园)、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五塔寺、白塔寺、后海、中南海(边)、红螺寺、世界公园、八大处公园、南锣鼓巷(元代老胡同,名人故居,有齐白石旧居、茅盾故居、东交民巷)、北京大观园、杜莎夫人蜡像馆、央视大裤衩、第一第二使馆区、玉渊潭公园(三四月樱花)、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紫竹院公园(华北最大竹林)、北海公园

瞻仰类:毛主席纪念堂、八宝山公墓、人民大会堂

博物馆:798、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地质博物馆、 北京独角兽星空艺术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红砖美术馆、美克洞学馆、自然博物馆(挨着天坛)、北京时间博物馆

剧院:三里屯德云社、国家大剧院

商圈:王府井、国贸、三里屯太古里、北京skp、西单、五道口、五棵松华熙live、侨福芳草地、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颐堤港、西红门荟聚、合生汇、世贸天阶、牛街、簋街

自然类:雁栖湖、古水北镇、凤凰岭、百望山、香山(植物园)、十渡、妙峰山(潭柘寺)

【国漫】分解世界,49%的灵魂

    一场大爆炸把地球拧成了麻花,世界格局也随之改变。同一天,因为那场爆炸,一个普通的刚满18岁的高中生,因为强烈的求生欲(怕死),吸收了另一人的灵魂,成为了一名拥有超能力的分解者,而被吸收的那个灵魂,正是他心爱的人。

    活下来的男主,选择进入了对付分解者的组织,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让自己恋人重回世界的方法。故事从此开始。

    个人评分(10分制):8.5
画风:尚可
故事情节:优秀
脑洞:不错

原作:有妖气漫画-分解世界

第一季:分解世界
第二季:49%的灵魂
第三季:第二面镜子(2022制作中)

作者:七米小浪花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90766 出处:bilibili

照片调色日系风格

一、打开PS的CR滤镜,进行调整
1.在【基本】设置里:
1)色温调低,偏蓝8~12,色调调低,偏青10~12
2)增加曝光到0.5左右
3)高光调低,阴影拉高
4)白色调低至20以下,黑色调高到25+
5)自然饱和度增加8~12,饱和度降低到16
2.切换到【HSL/灰度】
1)在饱和度里,将红色设为-10,橙色-5,黄色-6,绿色和浅绿色均为-4
2)在明亮度里将蓝色设为18+
3.切换到【分离色调】
1)高光色相调至208左右,饱和度13+
2)平衡调高到80+
3)阴影色相调至177左右
4.切换到【相机校准】
1)红原色色相调至15+
2)绿原色色相调至23+
3)蓝原色饱和度调至26+
点击确定完成

二、增强胶片感
对当前图层调整曲线,选择【曲线】:
1.红色曲线增强亮部和暗部
2.绿色曲线增强暗部
3.蓝色曲线增强亮部和暗部

三、降低绿色饱和度,增加淡雅感
对当前图层选择【色相/饱和度】命令:
1.绿色饱和度-14,明度+19
2.青色明度+26

四、让原来图片中的蓝色显现出来
如果原图中有蓝色,在前面的处理后会发白,如天空,此时可以手动将蓝色部分擦出来,方法是:
1.对当前图层选择【曲线】,整体压低,然后填充蒙版为黑色,使用白色画笔,擦出蓝色部分
2.对当前图层选择【可选颜色】:
1)将白色下的黄色设为-100
2)青色下的青色设为+42,洋红-35,黄色-52
3)蓝色下的青色设为+40,洋红-24,黄色-50
4)用白色画笔擦出蓝色/天空部分

五、[可选步骤]根据需要,增加画面轻盈感
如果认为画面当前的对比度过于明显,可以适当降低画面的对比度
1.对当前图层选择【色阶】,灰部向左拉动一些到1.5左右,暗部向右一点2左右,亮部拉低2左右

六、整体加蓝
1.对当前图层选择【纯色】,填充R:190,G:219,B:253,图层模式变为柔光,不透明度20%,为画面加上一层蓝色。

完成啦,可以将上述步骤,剔除掉第四步里的画笔操作,保存为PS的动作,以后就可以自动处理为日系风格照片了。

照片调色为赛博朋克风格

一、打开PS的CR滤镜,进行调整
1.在【基本】设置里:
1)色温调低,偏蓝8~12,色调调高,偏紫45左右
2)高光调低,阴影拉高
3)白色调高至20上下
4)清晰度调低至10左右,去除薄雾30+
2.切换到【分离色调】
1)高光色相调至290左右,饱和度30上下
2)阴影色相调至215左右,饱和度20上下
3.切换到【fx/效果】
1)调整晕影数量至50左右
2)中点根据需求调大点
3)圆度调高一点
4)羽化度高一些
点击确定完成

二、增强对比
对当前图层调整色阶,暗部拉高一些,亮部拉低一些

三、让高光发亮
1.新建图层,【选择】下点击【色彩范围】
2.选择下拉里的【高光】,颜色容差设为0,范围根据自己想发光的地方进行设置,建议200左右,点击确定
3.在【编辑】里选择填充,选择【背景色】,完成后,在【选择】里点击【取消选择】
4.将当前图层填充设为0%,设置其【混合选项】
5.选择【外发光】,图层填充模式为【线性减淡(添加)】,不透明度30左右,扩展2~4,大小25左右

初步的赛博朋克风就完成啦,后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调整。

张钰:我对国内童书充满希望,也忍不住望洋兴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钰】

“出版行业是夕阳产业”这句话就像一句蓄谋已久的预言,高悬于从业者头上。作为一名童书编辑,进入童书出版行业已经三年了,三年对其他行业来说足以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但对出版行业来说,三年仅仅是起步而已。

图书有未来吗?这是很多从业者也无法清晰回答的一个问题,但其实意大利历史学家安伯托·艾柯已经回答得很清楚。艾柯将文本分为两种:供阅读的书和供查阅的书,互联网无疑会让那种供查阅的百科全书、手册消亡,但那种供阅读的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不仅是为了文学,也是为了一个供我们仔细阅读的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接受消息,也是为了要沉思作出反应。”

到目前为止,书还是最经济、最灵活、最方便的信息传输方式,而且花费非常低。图书行业从电子书改变图书的阅读形式,到直播行业改变图书的销售模式,新兴事物让图书从内到外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在“图书仍有未来”这一前提下,我们进一步讨论童书。很多从业者认为童书的市场占比在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

近些年,中国童书出版确实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创造了连续18年平均两位数增长的奇迹。疫情期间,全世界的童书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程度的增长。2019年,少儿童书市场码洋在大众图书市场的码洋比例整体占比为23.28%。

图片来源:北京开卷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数据,还是感性感受,确实觉得童书行业发展得一年比一年好。

我对童书充满了希望,同时也有很多忧思。外版书做得越多,越忍不住望洋兴叹。外版书,无论是科普书还是小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本土领先很多。

外版科普书已经细分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有的科普书甚至都不敢相信是为儿童做的。在我们还非常感性地为孩子展现敦煌洞窟的照片时,外版的美育科普书已经将艺术品的方方面面做得“尽态极妍”,开始为孩子们科普美术馆的发展历史,教孩子们如何策展了,比如让我无比惊艳的科普书《美术馆全知道》。

图片来源:北京开卷

外版儿童小说也非常繁荣。众多学院派作家投入到写作事业中,专门为儿童写作,非常有市场意识、理性而有技巧地创作高水准的儿童小说。

拿我们刚刚立项的几本大奖小说来说,《天空落幕时》(When the Sky Falls)、《当世界属于我们》(When the World Was Ours)和《午夜守护者》(the Midnight Guardians)都是2021年出版的描写二战的小说,都是大赛获奖作品,这三个故事完全不同——风格从现实到魔幻,主人公从人到动物到精灵,对“二战”这一主题的阐释角度之丰富,讲述的故事令人信服的程度,都让人忍不住感慨英国当代儿童小说简直百花齐放。这不仅说明这批儿童小说作家非常优秀,更说明英国儿童文学的生态非常健康、非常有活力。

我每次找外版儿童小说都非常惊喜,这些小说要么很新潮,比如将亲情话题与时空穿越结合在一起的《与仓鼠一起穿越时空》;要么将陈旧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创意十足,比如将热气球第一次升天的故事改写成以儿童为主角的冒险小说《追逐天空的人》;要么直面严肃的社会议题,比如将性侵话题以非常得体的尺度抛给孩子的《战斗的语言》;要么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将庸常的小故事讲得高潮迭起,比如讲述一个结巴男孩如何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的《我叫比比比利》。

你能在他们新创作的小说中看到多种维度、信息丰富的作品,你能感受到作家们自由、丰沛的创作意愿,看到作家们的社会责任感,我相信阅读这些文本长大的孩子一定不会讨厌看书。

引进外版儿童文学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问题——YA小说(Young Adult Fiction),YA小说是指面向12-18岁青少年的文学作品,而这部分书籍在国内无人阅读。

按照儿童文学的定义,它的读者对象应该是0-18岁,然而我们日常引进的小说集中于7-12岁,12-18岁这个年龄段的小说几乎不做,即使做了也很难推广。这与欧美国家恰恰相反,他们最畅销的是YA小说,图画书则是小头。

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中国孩子不需要阅读吗?我想更有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时间阅读,或者他们在阅读一些家长不愿意让他们阅读的文本,比如言情小说、仙侠小说。

我们今年做了两本YA小说,一本是讨论抑郁症的《挑战者深渊》,一本是讨论死亡话题的《给洛蒂的23封信》,这两本书文本非常优秀,主题非常深刻,在国外获奖无数,但引进后毫无水花,做这种书很难不沮丧。

奇想国的黄晓燕老师针对这种现象表达了她的看法:做书有时候是需要引领读者的,可以比读者快那么一步。在读者的阅读习惯没有被培养起来之前,确实需要出版社、出版商、出版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读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文本,出版人应该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面对不如意的市场反馈。

我也相信,在多方的坚持下,未来孩子们在每个年龄段都能自由地、有选择地阅读适合他们的文本。

相比外版书,做原创图书难度比较大,除了出版社、出版商的逐利行为,与作者创作的局限、不成熟的读者都有一定关系。

对比国外,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无论是小说还是科普书,国内极少有作者专门为儿童创作。不少儿童文学作家都由成人书作家转型而来,比如陈丹燕在创作《我的妈妈是精灵》之前,致力于向读者讲述她看到的上海,讲的是一座城市的风花雪月和人间烟火。

科普领域就更难找到专门为儿童写作的作者了,大多数儿童科普书都是成人书“改一改”,删减一点内容,配一些插图,一本内容扩成三本,因为没有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基因,作者和编辑都很难“蹲下来”考量儿童的理解力、儿童的知识储备量。

比如最近几年“美育”科普书是一大热点,但原创的图书里,“印象派”“达达主义”这些对儿童来说晦涩难懂的名词俯拾即是,按部就班地科普艺术家、艺术品、艺术流派的图书基本上占了美育图书的大头,精准提炼艺术家、艺术品最大的特点,并以该年龄段儿童能理解的语言予以讲述的图书少之又少。

整体来说,为儿童创作的科普书缺乏专门的作者及其对内容的有机整合,这样的情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很难改变,这和国内儿童文学发展得比较晚不无关系。

中新社:北京图书大厦推出“童书借阅”服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我也相信随着童书市场的崛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投入这片蓝海,也希望作者和编辑都能积极开动脑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创造新的童书产品。

对童书而言,童书的购买者是家长,而家长的选择可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孩子的阅读行为。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家长应该能自觉地评价一本童书的优劣,知道给孩子选择适合年龄的读本,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是不成熟的读者,家长可能对一本书的优劣毫无概念,相比内容,对图书价格更为敏感,会跟风买一些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强迫孩子看书而自己在一旁刷手机。

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家长责无旁贷,随着童书产品越来越丰富,选书难度会越来越大,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还不得不提到直播、自媒体的兴起对童书行业的影响。

疫情期间我参加了几场直播,很明显地感受到家长对“刚需”(历史类图书、数学类图书)的热衷。这种小型直播是非常“势利”的,容不得半点情怀,价格需要非常低廉,卖点需要十分直接,家长才会买单。

在争分夺秒的直播间,好故事也确实能打动家长,前提是讲这个故事的时间不会太长。

大部分家长对年龄比较敏感,但这种敏感我认为是流于表面的,对一本书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读,家长总体来说非常模糊,很难通过主播的讲解和展示做出判断,需要主播给出“这个适合你们家宝宝阅读”的精确答案,才能相对放心地下单。

说到自媒体图书推广平台就不得不提到小红书了。对小红书用户来说,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不再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书可能是一件美丽的商品、一个愿望清单。他们以更闲适的态度对待图书,图书真正成了锦上添花或者展现生活方式的东西。

出版行业虽然也在适应变化,尝试建立清晰的规则,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一个相对感性的行业,这种“感性”不仅体现在“文本可能是感性的”,比如小说的文本,还体现在这个行业的规则、经验都很难言说,比如一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畅销,很多时候都玄之又玄,难以说透。

我对童书充满了祝福和希望,也期待这么一小撮明明听到“出版行业是夕阳产业”还奋不顾身投入其中的人,为孩子们做出更多更精彩的图书。

原文链接

再有钱,你也得和穷人一起抢牛奶

金钱在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主要看这个国家的主体是不是公有制。

这几天,一个截图刷屏,说中国风投女王徐新在上海到处找群抢牛奶面包。 

徐新是什么人?徐新是今日资本的CEO,那个写过《22亿美元算什么》的传奇女人。

如今,她为了抢几瓶牛奶到处找群。 

徐新抢牛奶的截图是真的,说22亿美元算什么也不是吹牛。

1995年,徐新投了宗庆后4000万美金,这才有了娃哈哈。

1999年,徐新投了网易500万美元。

2006年,徐新投了京东1000万美元,买了京东7.8%的股份,仅此一项就赚了100个亿。

除此之外,徐新还投过美团、唯品会、携程、叮咚买菜、兴盛优选、每日优鲜、大众点评、蔚来等。

永辉超市,也是徐新投的。 

除此之外,徐新还住上海御翠园,每平米单价23万元,单套住宅动辄破亿的存在。 

这么一个超级有钱人,一堆能卖菜大企业的重要股东,如今却连买个牛奶都要找群抢购。

上面那个截图中回复徐新的于芳,也是个厉害人物,她是北极光创投的合伙人,投出过美团、华大基因、每日优鲜等。

她也在同一个群里抢面包牛奶。 

当然,这张图的发言有点涉及男女对立了,这里要说明一下,上海很多有钱男的也在忙活吃的。

中金固收的首席陈健恒,在群里到处找自己家丢的那只老母鸡。 

某男性外科医生临时转行屠夫,帮邻居们切割猪肉。 

经济学家、北大汇丰研究院长巴曙松,在买菜群里抢菜。

静安某男性巨佬,用1∶1漫威限量定制版人偶铺满6面墙的存在,在群里问番薯发芽后还能吃吗。

还有一些公私募大佬,平时掌控着合计10万亿以上的资金,如今天天上网抢菜,抢不到还要被老婆骂。 

男女都在为吃的忙活,只不过分工重点不同而已。

当然,重点应该是这些人如此有钱,为啥要为这么不值钱的东西而奔波。

牛奶面包、老母鸡、番薯,这些东西能值几个钱?对于这些身家几亿几十亿的人来说,为这些东西浪费1分钟都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如今,这些东西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钱,好像已经彻底失效了。

再有钱的人,在上海也和普通群众一个样,区别不大,身家几十亿连个面包都买不到。

投资永辉超市和叮咚买菜的资本大佬,结果自家没有面包,这是一个社会主义黑色幽默。

这样的事,在美国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钱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国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中美的本质区别。

上海只是短缺了一点点物资而已,并不是没物资,很多家庭甚至连草莓都能买到,只不过需要靠抢而已,至于米面粮油什么的根本不缺,家家都够吃。

这种事在美国非常好解决,果蔬涨价即可,青菜涨到100一斤,草莓涨到500一斤,按平时价格10倍向上翻,瞬间就没人抢了,你会发现上海的蔬菜供应十分充沛。

对于身家几亿的人来说,草莓50一斤还是500一斤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该吃多少吃多少。

对于穷人来说,物资供应都这么紧张了你还吃青菜草莓干嘛,国家又不是没保障你米面粮油的供应。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到了这种时候还能保障穷人的米面供应,那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日本和德国投降前夕,物资几乎彻底耗尽,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贵族阶级依然照样唱歌跳舞,咖啡香槟,英美的穷人待遇也差不多。

英美即便执行和中国一样的严格抗疫政策,也绝不可能发生像上海这样买菜面前人人平等的事情,这种稍微涨价就能解决的事情在英美属于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且,这还是被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连穷人都认可。

物资短缺了一点,交给市场经济来解决,涨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有什么奇怪的。

别说封锁状态下草莓涨十倍,欧洲现在好好的呢天然气就涨了10倍,老百姓依然没有抗议闹事。

对钱的态度,中美截然不同。

钱代表一种权力,调集和使用社会物资的权力,这是全社会的一种授权。

美国永远不会侵犯钱的权力,是永久授权,而在中国,钱只是一种临时授权,随时可以收回。

中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话你听的耳熟能详,但也许不知道什么意思。

什么叫以公有制为主体?意思就是所有的国家命脉行业都要以公有制为主。

允许私人经济发展,甚至允许外资经济发展,甚至积极吸收私人资本中有代表性的优秀分子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但,绝不允许私人资本形成任何形式的政治组织,绝不允许各级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让私有制资本没有任何插手中国核心政治中枢的可能性。

要钱别要权,要权别要钱,两全其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私有制资本的存在意义是让蛋糕做的更大,但蛋糕该怎么分的权力,永远掌握在公有制政府手中。

在本轮上海疫情中,疫情封锁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交通、金融、水电、粮食蔬菜供应等权力全部都是公有制政府的。

你可以有很多很多钱,但这些钱都是废纸一张,在买东西面前和穷人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政府不想让你们有区别,你就没有任何办法进行突破。

这就是经济命脉由谁掌握所带来的显著不同。

中国的贫富差距和美国的贫富差距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的富人有钱只是暂时有钱,美国的富人有钱是永久有钱。

在物资充沛的年代,中国富人有钱他们也不花,再有钱早上吃的也是热干面。

如果富人疯狂消费,那更好,国家更喜欢,就怕你们这群富人都是抠门鬼只进不出。

如果贫富差距只体现在账面数字而不是实际消费,那这纯粹就是个忽悠人的把戏,而且忽悠的是富人。

在物资不充沛的年代,这个账面差距有用了,有钱就是能买到东西,甚至能买命。

在上海滩电影里,你塞一个小金条过去那就能活,没这根小金条就得死。

如果陷入物资不足的极端情况,私有制为主的国家,那穷人就是得死,所有人都认可这一结局,贫富差距会带来两个人结局的显著不同。

但是在公有制国家,如果陷入物资不足的极端情况,那这个账面上的贫富差距依然只能停留在账面上。

国家会直接控制所有的物资,因为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所以任何物资都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然后按人头均分。

钱是没有用的,有钱你都买不到东西,钱带来的物资调集授权被国家临时取消了。

所以现在上海人无论穷富都在手机上抢菜,因为菜不怎么够的时候那就均分,你们谁抢的快就给谁。

如果情况再极端点,不排除政府发蔬菜票,把七八十年代的粮票案例再来一遍。

至于为什么要把物资均分?而美国不这么干。

因为中国是公有制为主体,所谓公有制的意思就是属于全体人民,所以均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美国是私有制为主体,谁钱多就属于谁,所以通过涨价来分配物资,按钱来说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聊到这你有没有发现,在公有制国家,无论任何时候,物资都是属于所有人民的,所谓富人只是账面有钱而已,国家利用钱这种东西勾引这些人类精英殚精竭虑的为人民创造财富,但是在紧急关头却直接把钱给废了。

如果你说了不算,钱有什么用?

如果你说了算,钱有什么用?

中国共同富裕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在紧急时刻不按钱来说话,让穷人集合体永远可以说了算。

所谓银行大客户私享蔬菜包,所以奢侈品店大客户特供蔬菜包,所谓高档小区业主特供蔬菜包,也就疫情刚开始几天交通封锁还不严格的时候特供了一下,很快就没了,因为所有蔬菜分发的权力掌握在了公有制政府手里,这个穷人集合体不允许金钱扰乱自己的核心规则。

所以这些所谓特供蔬菜包,昙花一现。 

现在一套房好几亿的汤臣一品,上海最顶级豪宅,业主也要天天抢菜,他们怨气很大,说“如果汤臣一品的住户都沦落到天天在网上抢菜,我不知道尊严在哪里?”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虽然汤臣一品的住户在天天抢菜,但这并不代表上海的穷人就吃不上菜,甚至吃不上米面了。

富人要抢菜并不代表穷人会过的很差,穷人的生活并不一定要远远差于富人。

在这种特殊极端情况下,中美的核心差异一下子就出来了。

在果蔬供应方面,上海的穷人和富人,几乎毫无区别,你有钱也没用。

疫情真的面照妖镜,连中美最本质的区别都给照出来了。

废掉钱的流通力这种事在欧美是非常被忌讳的,因为直接动摇了整个国家运转的核心根基,在任何情况下穷人和富人都应该是有区别的。

如果物资短缺,穷人理应挨饿,把物资让给能出更多钱的富人。

保障了钱的流通力,才能保障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才能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

而任何政府都是公有制的产物,包括美国政府也是,因此美国资本特别敌视政府,特别恐惧政府。

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在任何时候都在千方百计的抹黑政府,哪怕是美国政府一样被抹黑。

无政府主义盛行欧美,如果不是很多公共职能必须由政府来做,实在是取消不了,政府这东西早就被资本消灭了。

所以你会发现美国政府其实是一个残缺的政府,只保留了基本功能,发挥出的力量和美国国力远远不相匹配,因为美国的运转核心并不是政府,而是私有制资本。

既然钱可以解决一切物资分配问题,那要政府干什么?

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敌视和限制政府,这是一个必然结果,但这同时会导致钱的力量过大,贫富差距在和平年代只是一个怨气的问题,在极端情况下那是要出人命的。

但是在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

和平年代看起来好像和欧美差不多,但极端情况下差距就立刻出来了。

为什么每次大灾大难的时候,中美的表现差距都非常巨大?

大灾难发生时欧美政府不管,那是因为钱没让他们去管。

大灾难发生时中国政府必须管,那是因为穷人集合体要求他们去管。

至于这次疫情,更加凸出的表现出了中美的差距,也更生动的展现了如果将来碰到了极端情况,富人和穷人在中国的待遇差别。

极端情况降临时,再有钱,你也得和穷人一起抢牛奶,年入5万和年入5亿没有任何区别。

要是再极端,连粮票都能给你整出来,甭管再缺粮都会把粮食按几块钱一斤卖,但按人头分配额度,你出一万也买不到额外的粮食。

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按人头分配权力的公有制国家,私有制只是外表而已。

钱不代表权力,物资才代表权力,和平时期无论中美,物资都是属于普通人民的,但到了极端情况差距就出来了,中国会把钱废掉,强行均分物资,而美国不会这么干。

怎么评价这种制度的好坏?

那完全看你有多少钱了,不同人的评价差距会非常巨大。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uW9nt1KT47Hx6_BfzE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