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在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主要看这个国家的主体是不是公有制。
这几天,一个截图刷屏,说中国风投女王徐新在上海到处找群抢牛奶面包。
徐新是什么人?徐新是今日资本的CEO,那个写过《22亿美元算什么》的传奇女人。
如今,她为了抢几瓶牛奶到处找群。
徐新抢牛奶的截图是真的,说22亿美元算什么也不是吹牛。
1995年,徐新投了宗庆后4000万美金,这才有了娃哈哈。
1999年,徐新投了网易500万美元。
2006年,徐新投了京东1000万美元,买了京东7.8%的股份,仅此一项就赚了100个亿。
除此之外,徐新还投过美团、唯品会、携程、叮咚买菜、兴盛优选、每日优鲜、大众点评、蔚来等。
永辉超市,也是徐新投的。
除此之外,徐新还住上海御翠园,每平米单价23万元,单套住宅动辄破亿的存在。
这么一个超级有钱人,一堆能卖菜大企业的重要股东,如今却连买个牛奶都要找群抢购。
上面那个截图中回复徐新的于芳,也是个厉害人物,她是北极光创投的合伙人,投出过美团、华大基因、每日优鲜等。
她也在同一个群里抢面包牛奶。
当然,这张图的发言有点涉及男女对立了,这里要说明一下,上海很多有钱男的也在忙活吃的。
中金固收的首席陈健恒,在群里到处找自己家丢的那只老母鸡。
某男性外科医生临时转行屠夫,帮邻居们切割猪肉。
经济学家、北大汇丰研究院长巴曙松,在买菜群里抢菜。
静安某男性巨佬,用1∶1漫威限量定制版人偶铺满6面墙的存在,在群里问番薯发芽后还能吃吗。
还有一些公私募大佬,平时掌控着合计10万亿以上的资金,如今天天上网抢菜,抢不到还要被老婆骂。
男女都在为吃的忙活,只不过分工重点不同而已。
当然,重点应该是这些人如此有钱,为啥要为这么不值钱的东西而奔波。
牛奶面包、老母鸡、番薯,这些东西能值几个钱?对于这些身家几亿几十亿的人来说,为这些东西浪费1分钟都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如今,这些东西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
钱,好像已经彻底失效了。
再有钱的人,在上海也和普通群众一个样,区别不大,身家几十亿连个面包都买不到。
投资永辉超市和叮咚买菜的资本大佬,结果自家没有面包,这是一个社会主义黑色幽默。
这样的事,在美国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钱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国家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中美的本质区别。
上海只是短缺了一点点物资而已,并不是没物资,很多家庭甚至连草莓都能买到,只不过需要靠抢而已,至于米面粮油什么的根本不缺,家家都够吃。
这种事在美国非常好解决,果蔬涨价即可,青菜涨到100一斤,草莓涨到500一斤,按平时价格10倍向上翻,瞬间就没人抢了,你会发现上海的蔬菜供应十分充沛。
对于身家几亿的人来说,草莓50一斤还是500一斤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该吃多少吃多少。
对于穷人来说,物资供应都这么紧张了你还吃青菜草莓干嘛,国家又不是没保障你米面粮油的供应。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到了这种时候还能保障穷人的米面供应,那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日本和德国投降前夕,物资几乎彻底耗尽,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贵族阶级依然照样唱歌跳舞,咖啡香槟,英美的穷人待遇也差不多。
英美即便执行和中国一样的严格抗疫政策,也绝不可能发生像上海这样买菜面前人人平等的事情,这种稍微涨价就能解决的事情在英美属于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且,这还是被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连穷人都认可。
物资短缺了一点,交给市场经济来解决,涨价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有什么奇怪的。
别说封锁状态下草莓涨十倍,欧洲现在好好的呢天然气就涨了10倍,老百姓依然没有抗议闹事。
对钱的态度,中美截然不同。
钱代表一种权力,调集和使用社会物资的权力,这是全社会的一种授权。
美国永远不会侵犯钱的权力,是永久授权,而在中国,钱只是一种临时授权,随时可以收回。
中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话你听的耳熟能详,但也许不知道什么意思。
什么叫以公有制为主体?意思就是所有的国家命脉行业都要以公有制为主。
允许私人经济发展,甚至允许外资经济发展,甚至积极吸收私人资本中有代表性的优秀分子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但,绝不允许私人资本形成任何形式的政治组织,绝不允许各级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让私有制资本没有任何插手中国核心政治中枢的可能性。
要钱别要权,要权别要钱,两全其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私有制资本的存在意义是让蛋糕做的更大,但蛋糕该怎么分的权力,永远掌握在公有制政府手中。
在本轮上海疫情中,疫情封锁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交通、金融、水电、粮食蔬菜供应等权力全部都是公有制政府的。
你可以有很多很多钱,但这些钱都是废纸一张,在买东西面前和穷人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政府不想让你们有区别,你就没有任何办法进行突破。
这就是经济命脉由谁掌握所带来的显著不同。
中国的贫富差距和美国的贫富差距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的富人有钱只是暂时有钱,美国的富人有钱是永久有钱。
在物资充沛的年代,中国富人有钱他们也不花,再有钱早上吃的也是热干面。
如果富人疯狂消费,那更好,国家更喜欢,就怕你们这群富人都是抠门鬼只进不出。
如果贫富差距只体现在账面数字而不是实际消费,那这纯粹就是个忽悠人的把戏,而且忽悠的是富人。
在物资不充沛的年代,这个账面差距有用了,有钱就是能买到东西,甚至能买命。
在上海滩电影里,你塞一个小金条过去那就能活,没这根小金条就得死。
如果陷入物资不足的极端情况,私有制为主的国家,那穷人就是得死,所有人都认可这一结局,贫富差距会带来两个人结局的显著不同。
但是在公有制国家,如果陷入物资不足的极端情况,那这个账面上的贫富差距依然只能停留在账面上。
国家会直接控制所有的物资,因为命脉掌握在国家手里,所以任何物资都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然后按人头均分。
钱是没有用的,有钱你都买不到东西,钱带来的物资调集授权被国家临时取消了。
所以现在上海人无论穷富都在手机上抢菜,因为菜不怎么够的时候那就均分,你们谁抢的快就给谁。
如果情况再极端点,不排除政府发蔬菜票,把七八十年代的粮票案例再来一遍。
至于为什么要把物资均分?而美国不这么干。
因为中国是公有制为主体,所谓公有制的意思就是属于全体人民,所以均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美国是私有制为主体,谁钱多就属于谁,所以通过涨价来分配物资,按钱来说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聊到这你有没有发现,在公有制国家,无论任何时候,物资都是属于所有人民的,所谓富人只是账面有钱而已,国家利用钱这种东西勾引这些人类精英殚精竭虑的为人民创造财富,但是在紧急关头却直接把钱给废了。
如果你说了不算,钱有什么用?
如果你说了算,钱有什么用?
中国共同富裕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在紧急时刻不按钱来说话,让穷人集合体永远可以说了算。
所谓银行大客户私享蔬菜包,所以奢侈品店大客户特供蔬菜包,所谓高档小区业主特供蔬菜包,也就疫情刚开始几天交通封锁还不严格的时候特供了一下,很快就没了,因为所有蔬菜分发的权力掌握在了公有制政府手里,这个穷人集合体不允许金钱扰乱自己的核心规则。
所以这些所谓特供蔬菜包,昙花一现。
现在一套房好几亿的汤臣一品,上海最顶级豪宅,业主也要天天抢菜,他们怨气很大,说“如果汤臣一品的住户都沦落到天天在网上抢菜,我不知道尊严在哪里?”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虽然汤臣一品的住户在天天抢菜,但这并不代表上海的穷人就吃不上菜,甚至吃不上米面了。
富人要抢菜并不代表穷人会过的很差,穷人的生活并不一定要远远差于富人。
在这种特殊极端情况下,中美的核心差异一下子就出来了。
在果蔬供应方面,上海的穷人和富人,几乎毫无区别,你有钱也没用。
疫情真的面照妖镜,连中美最本质的区别都给照出来了。
废掉钱的流通力这种事在欧美是非常被忌讳的,因为直接动摇了整个国家运转的核心根基,在任何情况下穷人和富人都应该是有区别的。
如果物资短缺,穷人理应挨饿,把物资让给能出更多钱的富人。
保障了钱的流通力,才能保障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才能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
而任何政府都是公有制的产物,包括美国政府也是,因此美国资本特别敌视政府,特别恐惧政府。
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国资本在任何时候都在千方百计的抹黑政府,哪怕是美国政府一样被抹黑。
无政府主义盛行欧美,如果不是很多公共职能必须由政府来做,实在是取消不了,政府这东西早就被资本消灭了。
所以你会发现美国政府其实是一个残缺的政府,只保留了基本功能,发挥出的力量和美国国力远远不相匹配,因为美国的运转核心并不是政府,而是私有制资本。
既然钱可以解决一切物资分配问题,那要政府干什么?
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敌视和限制政府,这是一个必然结果,但这同时会导致钱的力量过大,贫富差距在和平年代只是一个怨气的问题,在极端情况下那是要出人命的。
但是在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
和平年代看起来好像和欧美差不多,但极端情况下差距就立刻出来了。
为什么每次大灾大难的时候,中美的表现差距都非常巨大?
大灾难发生时欧美政府不管,那是因为钱没让他们去管。
大灾难发生时中国政府必须管,那是因为穷人集合体要求他们去管。
至于这次疫情,更加凸出的表现出了中美的差距,也更生动的展现了如果将来碰到了极端情况,富人和穷人在中国的待遇差别。
极端情况降临时,再有钱,你也得和穷人一起抢牛奶,年入5万和年入5亿没有任何区别。
要是再极端,连粮票都能给你整出来,甭管再缺粮都会把粮食按几块钱一斤卖,但按人头分配额度,你出一万也买不到额外的粮食。
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按人头分配权力的公有制国家,私有制只是外表而已。
钱不代表权力,物资才代表权力,和平时期无论中美,物资都是属于普通人民的,但到了极端情况差距就出来了,中国会把钱废掉,强行均分物资,而美国不会这么干。
怎么评价这种制度的好坏?
那完全看你有多少钱了,不同人的评价差距会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