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杂知识收集

一个自学的编剧写出来的剧本怎么卖出去?

作者:光与火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707890/answer/24477991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说我认为圈外编剧卖剧本最靠谱的渠道:参加电影节创投。

目前最靠谱的有以下几个电影节,时间顺序大概是:吴天明,北京电影节,上海电影节,first电影展,平遥电影展,青葱计划,金鸡。

参加创投几乎没有硬门槛,个别需要提交自己拍过的短片,但是我认识过没拍过短片的朋友照样能够入选,只要剧本够硬,各种条件限制都可以无视。制片人你就随便填一个朋友就可以,然后最后交个200-300的报名费(有的免费)。

你说我不想当导演,只想当编剧,这也没事,只要你能够入选,能够去到电影节见到行内的制片人和公司,你说我不想拍只想卖剧本,制片公司高兴还来不及,只要剧本好,啥都可以谈。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最靠谱的,因为一个新手编剧很容易眼高手低,因为没有见过世面或者没有受过打击,自认为写的剧本天下无敌,觉得自己的剧本卖不出去是因为没有渠道没有平台,别人没有机会赏识你。

创投不是完全公平的,一般一个电影节会选20个项目,大概有15个项目是成熟的业内人士、关系户甚至有大佬撑腰的,但据我观察,每次也有四五个项目是纯外行人原创的项目,能入选的原因很简单:剧本牛逼,牛到你只看剧情简介,都会觉得是很有意思。

现实点说,每个电影节会收到将近1000个甚至更多的项目,最终选出20个,哪怕是这种淘汰率,最后能让甲方买单的项目,也依旧是少之又少。但一个项目,如果剧本真的很好,创投后的市场洽谈环节是一定会被约爆的,甚至会有制片公司因为约不上趁着导演编剧午休上厕所的时候套近乎加微信。

所以我觉得创投会是个很好的试金石,首先你得先做到能从1000个剧本里脱颖而出,用“市场”的方式来证明你得剧本确实牛逼,而不是自娱自乐。入选后你获得了一次现场卖货的机会,能不能卖出去就是各凭本事了。你的剧本被一个创投会拒绝是很正常的,也许是没有缘分,或者正好被忽略了,但是一年十个创投会都看不上你的项目,我觉得大概率就是剧本不行,一个连创投会都进不去的剧本,要在公开市场上获得甲方的青睐,就更是天方夜谭。原因很简单,创投会对于剧本的专业度甚至完成度要求是很低的,比如first影展第一轮只要求提交连续15场戏,他们更看重的是故事的潜力,或者创作者的潜力。

如果你连15场戏都写不明白,就不要妄想制片公司和平台能看上你的长片剧本。

一年折腾下来,没有获得任何创投青睐的话,可以基本放弃幻想,要么准备开发新的项目,要么脚踏实地找个师父,找个学校,好好学习剧作,好好积累人脉,积累作品,也许到时候你才能靠自己的力量卖出第一份剧本。

写在最后:我是科班出身,毕业后跟着师父写,入行四年,黄了无数项目,有了两个S级署名作品后,才第一次不靠师父,独立卖出去一个剧本。

创投路线,我第一个剧本投了一轮基本夭折了,连复选都进不去,果断认清现实,重新写了一个,目前磕磕绊绊推进中。这个剧本属于能从上千个项目中突围的,但最后能不能卖出去,我自己都存疑。

肯定有幸运的人,入行就挣一百万,写的第一部就是大火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普通且倒霉的,只能一点一点熬,一步一步积累。

现实情况是,满地捡钱的时代早就过去,现在基本是死一片,剩下的苟活。能让甲方掏钱的项目,需要多方因素叠加,但对于一个没有资源人脉的外行人来说,剧本够硬是最基本的。

物理化学各版本教材推荐

我是一个蛮喜欢研究各种教材的人哈哈。我觉得我的这个兴趣可能来源于课上得异常无聊的老师们。过了考试周成绩也都出来了,也终于可以抽出时间来整理一下这学期的教材研究心得。

就我个人而言,物理化学这门课简直不能更虐,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多东西讲得不清不楚,另一方面大概这门课本身的确有很大的难度。既然如此,我基本上把图书馆里题目为《物理化学》的书都大概翻阅过,有的书没啥新意,就翻了几十秒,有的书比较有趣,认认真真地读了下来,收获也蛮大的,所以在这里总结一下推荐的教材。

说明:以下分享仅从我个人学习体验出发,如果和你的观点有出入欢迎理性探讨~


Atkins物理化学(第9版) 作者:Peter Atkins, Julio de Paula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推荐指数:★★★★★

一套英文教材,编得相当漂亮,不论是排版、逻辑、插图还是习题,堪称完美!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6年还出了第7版的影印版,应该能在图书馆找到,2018年出到了最新的第11版,网上可以下载到第9版的PDF资源。虽然是英文教材,但是阅读难度并不大,逻辑条理都很清楚,在开头的教学指导里还给了传统进路(热力学平衡→化学动力学→量子理论→谱学→统计热力学→特殊主题,基本上中国的教材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来编写的,上课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和分子进路(量子理论和谱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平衡→特殊领域)两种学习顺序。我个人倒是觉得沿着分子进路的学习顺序比较合理,从最微观的部分开始再上升到宏观,这也就避免了传统进路中,一开始的有些公式的推导要用到后面热力统计学知识这样的局限性。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三章讲卡诺循环那里,国内没有哪个教材能让我理解得这么透彻。里面的很多图都做得特别精美,如果需要做物理化学相关的presentation可以从里面找到很多有用的图。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 作者:印永嘉等(山东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指数:★★★★

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是我读到的最清楚的物理化学中文教材,我自学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参考的这套教材,前前后后看了两三遍。作者把很复杂的东西讲解得很清楚,这本书特别适合用来做思维导图,理清各个章节各种概念之间的关联,而且里面给的例题都很经典,基本上可以看做考试题的“母题”,里面还会给一些老师在课上没有重点讲解的公式,解起题目来很快。


物理化学导学:复习导引·例题解析·考研训练 作者:陈亚芍(陕西师范大学) 科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

这套教材是南大傅献彩《物理化学》教材的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我主要是用这本教材预习、复习。我比较喜欢里面的公式总结的内容,非常全面,在一些题目的解析中还会给出解题的小tips非常有用,考试前我基本上也就是看这本书,仔仔细细过了两三遍。总之这本书是一个考试导向的法宝,当然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就不是太全面。BTW,在B站上还有陈亚芍老师物理化学171讲的课程,如果有课上没听懂的内容这套视频教程还是很有用的!强烈推荐!

陕西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傅献彩版) 陈亚芍171讲(上)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Z7411B7QE?from=search&seid=5419212484862981067


物理化学(上下·第五版) 作者:傅献彩等(南京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指数:★★★

跟着老师学完的一套教材。如果一开始读这本教材感觉还是有点困难……对数学的要求很高,有许多公式的推导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如果想理解透还是需要花点功夫。不过书最后的附录里居然还有微积分基础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其他版本的教材里没有看到过,所以印象比较深刻哈哈。豆瓣里有评价说这本书“知识点不系统”、“没有层次感”,我也有这种感觉,感觉这本书似乎更适合给物理系或数学系的同学来读。


物理化学(上下·第五版) 作者:刘俊吉等(南开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指数:★★

似乎这也是一套很多学校在用的教材,但是我不是特别喜欢,越读越扎心,阅读越想哭……里面有些习题编得很难,所以我都是跳着看,里面有些比较有意思的解题思路也可以稍微看看。这本书没有太花时间去读,所以也不敢做太多评价。B站上也有刘俊吉老师的物理化学慕课,可以和书配套着来看,刘老师在慕课里讲解的内容比较清楚。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刘俊吉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fb41187gz?from=search&seid=3892932725663137631


最后再推荐一位B站up主——黄金町之鱼,我在学大一《大学化学》课程上的热力学相关内容时就是看小哥哥的视频复习巩固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小哥哥应该是在日本上学。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就是小哥哥还会手把手地教如何推导公式,如果公式不熟练的话可以多回放记忆,所以这里再强烈推荐一波!

物理化学的教材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学得愉快哈哈!如果大家有其他推荐的教材也欢迎大家评论~ 如果各位有批评意见也恳请各位指正~

打算下期更新分析化学教材的测评,时间未定:)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348033464

第三方支付接口搜集(附下载)

刚整理的几个接口文档记录

支付接口搜集 08年1月

第三方支付接口

1.       快钱支付

2.       支付宝

3.       YeePay易宝

4.       邮局支付(网汇通)

5.       安付通

6.       网银(chinabank)

7.       PayPal贝宝

8.       ips环迅支付

9.       腾讯财付通

10.   NPS网上支付系统

1.快钱支付(银行/邮政汇) (https://www.99bill.com/website/)

联系方式: http://www.99bill.com/seashell/html/corp/contactus.html

网关地址: https://www.99bill.com/webapp/receiveMerchantInfoAction.do/

程序参考文档: 见附件快钱接口.rar

特点:

1.支持19种国内银行在线支付,

2.支持2种线下支付方式: (在线生交易号码,客户至银行柜台或者邮局依此号码汇款,参考下图)

a.通过邮局汇款

b.通过银行柜台汇款

提供邮件号码或者手机号码后会将信息发至相应联系工具中

银行前台结算方式图

2.支付宝支付(https://www.alipay.com/)

联系方式: https://www.alipay.com/static/aboutalipay/contact.htm

网关地址: https://www.alipay.com/cooperate/gateway.do

签约入口: https://www.alipay.com/cooperate/btools_shop.htm

程序参考文档: 见附件支付宝.rar

特点:

1.支持国内14种银行在线支付

2.支持支付宝帐户余额直接付款

3.支持”支付宝卡通”付款(映射至用户银行卡)

4.支持邮政”网汇e”

5.支付宝在国内拥有很大数量的用户,为”淘宝网”的支付工具;

6.提供” 合并支付”功能,即” 是在对交易进行付款的时候,可以选择“等待买家付款”类型的交易,只用一次支付过程就实现了多笔交易的支付,提高了支付操作的效率和易用性。”(http://help.alipay.com/support/help_detail.htm?help_id=18756)

3.YeePay易宝支付 (http://www.yeepay.com/)

联系方式: http://www.yeepay.com/zizhu/help.html

网关地址: 官方提供编程接口,DLL等相关工具

程序参考文档:见附件易宝支付

特点:

1.支持多家银行;

2.支持易宝会员支付

3.支持电话支付  易宝支持工商银行95588,招商银行95555,建设银行95533,民生银行95568

4.积分支付(通卡)

5.支持手机银行支付 参考: http://www.yeepay.com/help/html/help26.html

6.为会员提供收款链接服务

这是专为会员账户提供的免费收款服务。收款链接是直通会员账户的在线支付链接网址,如果您把自己的账户收款链接告知付款人(可以通过邮件、QQ、论坛), 当付款人在浏览器里打开这个链接时,就能通过在线支付方式从银行卡划款到您的会员账户里。目前,收款链接支持国内19家银行的数十种银行卡的人民币账户支付。

 参考: http://www.yeepay.com/help/html/help019.html

7.提供 商户与企业(B2B)支付方式

独家支持工商银行(全国)深圳发展银行(全国),B2B在线支付

8.提供快捷查单服务

9.自助接入服务,自助商户  参考: http://www.yeepay.com/zizhu/index.html

4.邮局支付(网汇通) http://www.udpay.com.cn/

联系方式: https://www.udpay.com.cn/jsp/businesslogin/merchantjoin.jsp

网关地址:无需额外开发 注册后在官方后台获取支付代码即可嵌入网站中

程序参考文档:

特点:

1.        采用充值卡方式

2.        网汇通卡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定额现金支付卡,可直接进行各种消费,如:充值财付通、充值手机、新浪邮箱续费、充值skype、购买Q币等。

用户可以直接到当地邮局购买网汇通卡,新版网汇通卡可以是1元到2000元之间的任意金额,精确到分,例如:你可以购买201.08元的网汇通卡

3.        必须要提供注册用户或者网汇通卡号;不支持直接网银支付;

4.        全国邮局均可购买网汇通充值卡

5.        无需额外开发支付接口等;

网汇通代码生成

5. 安付通(http://help.eachnet.com/help/escrow/ )

联系方式:

网关地址:

程序参考文档:

特点:

1. eBay易趣的支付工具;

2. 不提供对外接口,无法在网站中嵌入使用

6.网银(chinabank) http://www.chinabank.com.cn/

联系方式: http://www.chinabank.com.cn/gateway/about_us/contact/index.shtml

网关地址:

程序参考文档: 接口已经完成     附件网银.rar

特点:

1. 支持主流信用卡、借记卡 手续费为1% 其他全免

2.线下支付 报信用卡信息,随时随地支付货款支付过程

7. PayPal贝宝 http://www.paypal.com/

联系方式: https://www.paypal.com/us/cgi-bin/helpscr?cmd=_help&t=escalateTab

网关地址:

程序参考文档: 接口已经完成

8.ips环迅支付 http://www.ips.com.cn/

联系方式: http://www.ips.com.cn/contactus/xsrx.shtml

网关地址:

程序参考文档: 接口已经完成

9.财付通(https://www.tenpay.com/ )

联系方式: https://www.tenpay.com/zft/qa/qa_15.shtml

网关地址: https://www.tenpay.com/cgi-bin/med/show_opentrans.cgi

程序参考文档: 见附件财付通接口文档.doc

特点:

1.        支持国内18家银行

2.        提供手机话费直冲;即时到帐

3.        机票订购

4.        腾讯拍拍的购物支付方式;拥有大量使用人群;

5.        财付通账户余额支付

6.        自动扣款业务  参考: https://www.tenpay.com/zft/qa/qa_28.shtml

7.        免手续费自助集成 http://union.tenpay.com/mch/?posid=125&actid=84&opid=32&whoid=31

10.  NPS网上支付系统 http://www.nps.cn/

联系方式: http://www.nps.cn/contact/contact.jsp

网关地址: https://payment.nps.cn/ReceiveMerchantAction.do

程序参考文档: 见附件NPS支付系统接口

特点:

1.        支持国内银行支付

2.        支持国外银行支付

3.        支持神州行充值卡支付 http://www.nps.cn/product/payment_easyown.jsp

4.        支持电话支付 http://www.nps.cn/product/payment_phone.jsp

5.        商户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接入NPS支付平台:在线加盟业务联系代理商加盟

6.        接口类型: 1、购物车系统2、传款通系统3、直链行系统 4、神州行系统 5、外卡系统




附上下载地址

http://files.cnblogs.com/wsky/%e6%94%af%e4%bb%98%e6%8e%a5%e5%8f%a3%e6%90%9c%e9%9b%86%e6%96%87%e6%a1%a3%e4%bb%a5%e5%8f%8a%e9%99%84%e4%bb%b6.rar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sky/archive/2008/01/24/1052108.html

支付宝、微信等常用第三方支付接口费率介绍

当前第三方支付接口接入主要包含的支付模式有电脑网站支付、手机网站支付、APP支付等,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接口费率也趋于相同,一般行业费率在0.6%左右,游戏、娱乐等虚拟业务的费率为1%,下面就整理出常用支付接口费率(包括支付宝、微信、银联、京东支付、百度钱包、易宝支付等)供大家参考!

  支付宝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支付宝 APP 支付移动应用0元一般行业:0.6%,数娱/游戏/3C 数码:1.2%0元
支付宝手机网站支付移动网页0元一般行业:0.6%,数娱/游戏/3C 数码:1.2%0元
支付宝电脑网站支付PC 网页0元一般行业:0.6%,数娱/游戏/3C 数码:1.2%0元
支付宝当面付扫码0元一般行业:0.6%,数娱/游戏/3C 数码:1.2%0元
转账到支付宝账户企业付款(B2C/B2B)0元免费0元
支付宝批量付款企业付款(B2C/B2B)0元单笔费率:0.5%,最低1元,最高25元0元

  微信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微信 App 支付移动应用300元/年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微信公众号支付微信公众号/扫码/企业付款/红包300元/年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微信 Wap 支付移动网页300元/年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微信小程序支付微信小程序300元/年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微信企业付款企业付款(B2C)0元免费0元

  微信支付商户类目所对应的费率,详情可在「腾讯客服-微信支付商户专区」查看

  QQ钱包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QQ 钱包 App 支付移动应用0元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QQ 钱包公众号支付QQ 公众号0元实物类:0.6%;虚拟类:1%0元            

  银联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银联手机支付移动应用/移动网页/微信公众号2000元(自行申请的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8%(自行申请的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元
银联网关支付PC 网页2000元(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8%(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元
企业网银PC 网页(B2B 收款)20000元(以入网收单行为准)15元/笔(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元
银联电子代付企业付款(B2C/B2B)2000元(以入网收单行为准)1.5元/笔(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元
Apple PayiOS app2000元0.8%(以入网收单行为准)0元

  京东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京东支付移动应用/移动网页/微信公众号/PC 网页0元0.7%(以协议为准)0元
京东白条移动应用/移动网页/微信公众号/PC 网页0元1%(以协议为准)0元
京东代付企业付款(B2C/B2B)0元2元/笔(以协议为准)0元

  通联代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通联代付企业付款(B2C/B2B)0元2元/笔(以协议为准)0元

  百度钱包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百度钱包移动应用/移动网页/微信公众号0元0.6%0元

  易宝支付接口费率:

产品名称应用场景接入费费率保证金
易宝支付移动应用/移动网页/微信公众号0元0.6%按单日单卡交易限额收取(不足1W按1W收取)

附:微信支付接口费用与申请条件介绍

转自:https://blog.csdn.net/u014756827/article/details/102973298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文化传承中,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有很多种神兽,如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诸犍、混沌、庆忌等。

  想必很多人是只闻其名,也不知其情不知其形,更不知其真实情况。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钟山神(zhong shan shen)

自女儿山至贾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圆三千五百里。其山神都是马身龙首神。又名中山神。(《中次久经》解读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獓狠(犬因)(ao yin)

三危山食人巨兽,样子有些像牛,长着四只角,它的毛发很长,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狰(zheng)

章峨山,千里无草木植被,多碧岩。此山中有一畏兽,五尾一角,吼叫声如雷劈石,以老虎豹子为食物。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蛊雕(gu diao)

是一种似鸟非鸟,似豹非豹的食人畏兽,独角,叫起来像婴儿的啼哭。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帝江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 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 舞,名字叫做“帝江”。除此之外,《庄子》、《神异经》记载的怪兽也叫此名。黄帝、共工氏首领在一些记载当中也被称为“帝江”。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举父(ju fu)

崇吾山的畏兽,善于投掷,虎豹畏之。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狸力(li li)

柜山上的畏兽,样子像猪,四肢却长出了爪子,带有锯齿。见到它的地方,地面多起伏,所以猜测狸力善于挖土。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九尾狐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海外东经》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大荒东经》 史书中记载,九尾狐成就了“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成为了中国古书中出现的最早的“婚姻中介”,传说中人吃了她的肉,可以不逢妖邪之气,抗拒蛊毒。九尾狐在《山海经》中出现了三次,后来成为祥瑞和子孙繁荣的象征。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精卫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烛龙)

烛龙睁开眼,天下便是白昼;烛龙闭上眼,天下便是黑夜;烛龙吹一口气,天下便是冬季;烛龙呼一口气,天下便是夏天。烛龙从来不吃、不喝,也没有气息。一旦他吐一口气,天下便刮风。他的身形似蛇,身长达千里,面孔似人,周身都是红色的。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上古异兽之四大凶兽:《穷奇》

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上古异兽之四大凶兽:《梼杌》 táo wù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 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上古异兽之四大凶兽:混沌

混沌是四凶之一的神话生物,根据《左传》记载,四凶分别是形象如同巨大的狗的“混沌”、人头羊身并且腋下长眼睛的“饕餮”、生有翅膀的大虎“穷奇”以及人头虎腿长有野猪獠牙的“梼杌”。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上古异兽之四大凶兽:《饕餮》tāo tiè

传说轩辕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 山海经有云,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亦有传说为“龙生九子”的九子之一。..这个好像就是那个让他管我叫爹的神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上古异兽之神兽:《白泽》

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黄帝巡游至东海,遇之,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麒麟

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明代郑和下西洋带来了长颈鹿后,又用来代指长颈鹿(在日本依然如此)。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传说中的矖【白矖(xǐ)】

(这个绝对不是繁体字!!然后,他和电视剧《灵珠》里的白矖(仙乐)相差甚远啊。。电视剧又骗人!!)

然后,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非常孤独,于是用泥造人,同时也造了和自己同为蛇神的宠物。一为白矖为雌;一为腾蛇,为雄。女娲补天因所采五色石不够用,于是以身补天,白矖和腾蛇亦追随以身补天。(相貌差不多就上图那样了。)

最后,一个很劲爆的消息,有传言,白素贞乃白矖与腾蛇之女。(这个着实真的绝对十分惊艳到我了!!= =)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青龙

在中国,龙的地位就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又有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白虎

在中国,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朱雀

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玄武

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异兽:《陵鱼》 鲛人,人鱼

海中有陵鱼,人面鱼身,有手有足,啼声如小儿。有的古书把它称作鲛人,有的说就是人鱼。《山海经》提到人鱼的有好几处,都说它活在山溪中,看描述可能是鲩,即娃娃鱼,不是神话中的人鱼

而神话中的人鱼,可能和西方见到的美人鱼应该一种生物 ,灭绝罢。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肥遗

最早记录在《山海经》之西山经中:华山上有一种名叫“肥遗”的怪蛇,它一旦出现,便预示将有大范围的旱灾。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异兽:《横公鱼》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死,食之可却邪病。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应龙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螭龙

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 这种龙的特点是无鳞有鳍。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蛟龙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虬龙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无须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蟠龙

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囚牛

龙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睚毗(ya zi)

龙九子中的老二,是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 以显得更加威严。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嘲风

龙九子中的老三。样子像狗,平生好险。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蒲牢

龙九子中的四儿,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一说它生活在海边,胆子比较小,怕海里的鲸鱼,一遇到就会大叫,所以把他安在钟上,而撞钟的横木上就雕着鲸鱼的形象……这货长的好猥琐。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狻猊(Suān ní)

龙九子中的五儿是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霸下:又名贔屭,

龙九子中的六儿,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狴犴(Bì’an)

龙九子中的七儿,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负屃(xì)

龙九子中的八儿,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遗像。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螭吻(chī wěn)

龙九子中的么儿,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貔貅(pi xiu)

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来历说法不一。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话说地藏王的坐骑—谛听,好像和貔貅是一物种。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虚耗

古代神兽之一,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猰貐(ya yu)

又称为“窫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趴蝮

实际写法为{虫八}{虫夏},发音为八下(bā fù),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传说它的形象似龙非龙,似虾非虾,平生最喜欢水,伴水而居。它爱喜波弄水,常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又名帆蚣,擅水性,喜欢吃水妖,据说是龙王最喜之子。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祸斗

外形和一般的狗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它通体的毛都是黑色,并且泛出特殊的光泽。有少数祸斗,尾巴尖上是开叉的,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事实上,仅凭外表,你无法从它们的外形上觉察出任何异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担任火神助手的工作,有时火神因为某些原因离职,祸斗甚至要接手神的职司。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出于太山,样子象牛,头部白色,独眼,蛇尾,上古的瘟疫之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化蛇

这是个人面豺身,背生双翼,行走如蛇,盘行蠕动的怪物。它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又像是妇人在叱骂。化蛇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招来滔天的洪水。《山海经(中次二经)》有记载。据说春秋时代,有农夫在魏国大梁城附近听见婴儿啼哭,找到后发现却是一个蛇形妖怪。此后三天,黄河果然泛滥,淹没沿途八百五十多个城镇乡村(我在想,它的发型是怎么绑的?肚兜是怎么穿上去的?)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当康

  有牙的小猪状,因叫声而得名。可以预见丰年。《山海经(东次四经)》有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重明鸟  

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毕方

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鬼车

  别名九头鸟。色赤,似鸭,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爱入人家烁人魂气。亦有说法称九首曾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此疑为个例)  

《三国典略》、《岭表录异》、《正字通》、《古风》有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凿齿

  人形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应有一定智能)。曾为羿于寿华之野射杀。  

  《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淮南子(本经训)》有载。

[转]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兽,你知道多少?

三足乌

  中国古代的太阳精灵、也被看作太阳运行的使者。中国古代传说太阳中居住着三足乌,人们敬仰太阳,三足乌也被作为祥瑞的象征来崇拜。据说由于三足乌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运转,导致地上遭受旱灾和灼热的煎熬。尧帝命令后羿将所有三足乌射杀,结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从此太阳只有一个并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说法称三足乌是服侍西王母的精灵。

What is science?

Some viewpo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ne Nordwall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if you want to come to a picture of what science is, what knowledge is, it could be a good start to try to become clear about the general content of the concept. 
       Many activities are today characterized as “Science!”, while other activities just as definitely are characterized as “Pseudoscience!”, maybe without the one making the judgment always having made it clear to himself what he really means with the words he is using. Especially when you try to come closer to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an anthroposophically fertilized art of healing” could mean, but also “anthroposophical natural science” in general, it becomes important to become clear about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oncept and the problems with which it is connected. 

THE GENERAL CONCEPT OF SCIENCE
Every scientific a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partial activities
       One is some form of observation/perception. It can take place directly, through the senses, somewhat more indirectly via some form of an, in one or another respect sense improving instrument like a microscope, a telescope or stethoscope, or even more indirectly via some detecting instrument like a Geiger counter, an electrocardiograph or an X-ray apparatus (Harré 1976).
       The other part is some form of thought activity It “surrounds” and penetrates the observation/perception; A more or less conscious thought activity takes place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observation. It directs the attention in a special direction, “chooses” observations, steps somewhat back during the direct moment of perception/observation, to dominate once more after the direct moment of perception/observation. 
       The thought activity distinguishe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at which is observed/perceived, gives them names or makes a more specific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m, it may also quantify them and then relates them to each other, logically or mathematically.
       So far, most people who have given the problem a thought would probably agree.

A “CULTIVATED”; CUT CONCEPT OF SCIENCE
But if you want to relate the concept to the rich flora of activities that today are termed “science” and get any help to see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you have to specify the concept a step further.
       If you look at what is today termed science, you find that only certain types of perception and certain types of conceptual formulations are permitted to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ctivities that in a more strict sense are characterized as scientific.
       As far as perceptions are concerned,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strumental perceptions dominate. Different forms of more direct sense perceptions have a more ambiguous status. If you continue to perceptions of different forms of inner, psychic states; states of the soul, you have come to a type of perception with a very dubious status, to put it mildly, as something on what to base scientific knowledge. When you come to perceptions of a more spiritual nature, you have passed outside the border surrounding those types of perceptions that are discussed. 
       On the conceptual side, spatially oriented concepts of a mechanical character dominate. They should preferably relate to something that is quantifiable and it is very satisfying if the quantified perceptions (especially when one of the not exact sciences is concerned) have been chosen in a random way, exist in a great number and have to be put through a computer program to make it possible to describe the results with the help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r to make it possible to point to more definite connection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factors that you otherwise don’t quite understand how the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How has this situation come about? 

THE “PARADIGM” CONCEPT
In 1962, the historian and philosopher of science, Thomas Kuh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to make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how scientists work and why, at different times in history, they have chosen a specific way to describe a phenomenon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they have chosen observations of certain aspects of the phenomenon and certain types of models to describe it, when other observations and models might have been just as good.
       The concept is a summarizing term for those factors that direct and put a limit to how you are permitted to work within a group of researchers and what is understood as “science” and “not-science” within that group.
       Within the theory of science in Sweden you today find a distinction being made between at least six such factors. They are: a definite picture of the world, a specific concept of what science is, a special ideal of science, a number of aesthetic ideals, a certain ethic and also a certain “self perspective“; an opinion of the role of the researcher in research (Törnebohm 1974, Wallén 1974, Lindström 1974).
       As will become more clear later, a definite concept of matteralso plays a very definite role as a paradigmatic factor.
       At first glance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may seem somewhat bewildering (Mastermann in 1970 pointed to 21 senses in which Kuhn used the term), but it becomes clearer if you look at it as a way to describe how every question, problem and hypothesis that you formulate during the daily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dependently of if you are conscious of it or not, is connected with a more or less explicit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basic philosophical problems. With the paradigm concept the basic philosophical problems have become visible again in science, but now related to empir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It makes it possible to characterize different groups of paradigms in a broader perspective, based on how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questions that have been discussed by philosophers for a number of centuries, the basic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reality (ontology),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epistemology) and the questions of the nature of values (“practical philosophy”).
       It also makes it possible to start to try to understand and character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re natural-scientifically oriented medicine of today and the more spiritual-scientifically oriented art of healing that exists today as anthroposophical medicine.

In philosophyI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Questions of knowledgeConcept/picture of science
Science ideal
Questions of valueAesthetic ideals
Ethics
Questions of realityPicture of matter
Picture of (wo-)man/”Self perspective”
World picture

PICTURE OF REALITY
The most basic orientation of a paradigm is determined by the picture of reality that comes to expression in its “world picture”. Here you find a dominant orientation towards an “idea”-pole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Greek science, with Aristotle (left) as the all overshadowing character, all through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time of scholasticism.
     As part of a reaction against scholasticism you thereafter find a growing reorientation of the interes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ore spatial-material side of reality, that then comes to blossom with modern natural science.
       This description is modified by wefts of more “matter”-oriented paradigms (with Leucippus, Democritus (right), Strato, Epicurus and others) (Farrington 1965)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and by more “idea”-oriented wefts during the latter period (with among others the whole natural-philosophy oriented scientific tradition) (Eriksson 1969), but this does not change the main impression. 

“FUNCTIONALISTS” AND “PHYSICALISTS”
With the idea-oriented, “idealistic” reality-orientation of science from its first beginning in Greece up to and on through the time of scholasticism, as also with the following “materialistic” reality-orientation of science you also find connected specific posi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questions of what matter is and what knowledge is.
       Toulmin and Goodfield (1964) distinguish between three different polarized fields in which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matter has been moving through history. They are the polarized field between a more organic and a more mechanistic conception of matter, between a more functionally and a more structurally oriented view of matter and between more “continuistic” and more atomistic opinions on the nature of matter.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an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an organic, a functional and a “continuistically” oriented conception of matter as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a common, underlying “idealistically” oriented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even though the connection has not always been unambiguous in all cases (different researchers have not always been consequent). It is also those aspects that dominate all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matter up to and partly also after the time of scholasticism. 
       It is also not difficult to see a more mechanistically, structurally and atomistically oriented conception of matter as thre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an underlying, in a more proper sense “materialistically” oriented understanding and conception of reality. This conception has, as mentioned earlier, its proponents already during the time of the early Greek science, but lives on more in seclusion up to the time following the scholastic period.
       The historian of science Northrop also distinguishes, but from a somewhat different perspective, between a “functionalistic” (Aristotelian)and a “physicalistic” theory of nature as two of three basic theories of na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Greek science (ref by Törnebohm 1977). The two terms generally coincide with what here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idealistic” and a “materialistic” view of reality. We will return to the third theory of nature later. 

VIEW OF KNOWLEDGE
With the two opinions/views of reality and th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opinions/views of matter you also find connected definite points of view on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The view of knowledge as a paradigmatic factor has two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örnebohm). One is a more theoretically oriented part; “view of science”. The other, termed “science ideal”, refers to that science, which within a paradigm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expression/reflection of what science “is” and should be.
       It is most common among non-physicists today to point to “physics” as a science ideal, whereby they normally have an inner picture of classical physics, as it looked during the first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neither within the natural scientifically oriented tradition of medicine nor within the theory of science one has forgiven Planck and Einstein that they popped up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nd confused the concepts).
       To understand the mor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it is possible to take the general concept of science as a starting point.
       Scientists pursue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among other goals that of attaining knowledge. Knowledg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summarizing description of perceptions/observations in a conceptual or mathematical form”. But let us look at man(/woman)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 better.
       As human beings we have experiences. We make observations and form concepts, ideas and judgments. At our disposal we have four senses, more bound to organs localized in the head; sighthearingsmell and taste, and a fifth sense, more “spread out” over the whole body; touch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How do people make use of the human senses within the “physicalistic” and the “functionalistic” research traditions?
       Within both traditions one distinguishes between what are term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 (Marti 1974). With the term “primary qualities” one referred to the unchangeable qualities of reality as such. The term “secondary qualities” referred to those qualities that man experiences via the senses, the changes of which c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result of chang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unchangeable, “primary” qualities. On this point one finds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traditions.
       But when asked what is “primary” and what is “secondary” the answers differ.
       To “the physicalists” it is the spatial qualities, passively experienced by sight, that one ascribes to the indivisible building stones of matter, the atoms”, that one experiences as most real. To them belong extension (“fullness”), form, size, position in space and the state of movement or rest. As “secondary” qualities one counted the other half of sight impressions; color, as also the other sense impressions; sound, smells, tastes and touch impressions
       The “functionalists” have an opposite orientation. They take their starting point, not in a part of the sight experience, but in the most opposite sense; the touch sense and the active experience of touch (Eld-Sandström 1971). Here they distinguish between degrees of two basic touch qualities; warmth and humidity with the extremes hot-cold and warm-dry. These four (two) basic qualities are however considered to be “secondary” in relation to the four “primary” qualities “Fire”, “Air”, “Water” and “Earth”; the elements,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states of matter: “plasma”, “gas”, “fluid” and “solid”.
       It is interesting that one meant that each of the elements only could be experienced by a simultaneous experience from two directions; via two of the the basic secondary qualities: simultaneous dryness and warmth for “Fire”, simultaneous wetness and coldness for “Water”, warmth and humidity for “Air” and coldness and dryness for “Earth”.
       The division of the touch qualities into warm-cold and humid-dry can seem somewhat confus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chness of the different touch experiences that one can have as an experiencing subject.
       But it is interesting, if you see it in relation to the fact that in the special touch-sense in the head; taste, one finds a differentiation into four basic types of experiences; sweet, sour, bitter and salty,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taste buds for the different tastes do not differ anatomically from one another in any obvious or principal way.
       In Chinese culture, a corresponding doctrine of the elements was developed at about the same time as it was developed in the Greek culture (6th-4th century BC).
       During the “idealistic” period of science one built the world pi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elements, just as one, during the following “materialistic” period of science has put much energy into the work of building a consistent world picture,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atom. 

TWO SIDES OF REALITY, OR THREE?
While the experience of reality of the physicalists had its roots in a thought-experience (no one probably meant that he had seen the atoms with his own eyes during the 5th-4th century BC), the reality-experience of the functionalists had its roots in an experience of the will, the touch. While the physicalists look more at the possible static aspects of matter, the functionalists look more at the possible dynamic states of matter.
       But Northrop also characterizes a third basic theory of na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Greek science.
       To the physicalists the ultimate reality appears to be an infinite number of indivisible bodies in space. The functionalists look upon the four elements (or five, really, as one also counted with a “heavenly” element; the “quintessence”) as being the same ultimate reality.
       These two opinions now stream together in a third theory of nature, cultivated by the Pythagorean-Platonic tradition.
       Here one fuses the idea of the atom with the idea of the elements, by pointing to the five regular polyhedrons, the five “platonic” bodies, as the real, ideal Ur-atoms, each of which was understood as an exact, geometric expression of one of the elements (Plato 1971, Lossee 1972) (picture coming soon).
       If one was to point to something as “primary” qualities to the Pythagoreans-Platonists, except the Creator and the two types of triangles (right-angles with equal or unequal legs) that he used to create the platonic bodies, it should be the basic, natural number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atural numbers that come to expression in the “harmonies of heaven”. As “secondary” quality the hearing experience stands out as the most basic.
       The original Pythagorean (Pythagoras above, right) tradition, with its more rational-mathematical form, had its base in the school in Croton in the south of Italy during the 6th-5th century BC Later, during the 5th-4th century BC it was developed in a more artistic-poetic direction by Plato in his school in Academeia in Athens (picture above, left, from The Academy by Raphael). 

THE SENSES, THE ELEMENTS AND THE SCIENTIFIC TRADITIONS
If you look at the picture you thereby come to, you see that it opens the way to a possible understanding of not only the sense-organism as such, but also the “roots” of the basic ontological traditions. 
       (What strikes you is that the senses display the same relation to each other as the elements with – when the four senses bound to organs in the head are concerned – sight and taste as the basic polarity and the hearing and smelling as two intermediate senses. The more “spread out” sense, touch – as a more totally encompassing (heavenly) sense – displays the same form of inner relation to taste (as the touch sense in the head), as the “Quint-essence” to “Water”.)
       In connection with half of the sight experience, the purely spatial qualities, the atom idea is developed and the “physicalism”, that constitutes one of the two pillars upon which modern “Natural science” rests.
       In connection with two willfully experiencedtouch qualitieswarmth and humidity the “element-idea” is developed and the Aristotelian functionalism, that constitutes one of the two pillars upon which modern “Spiritual science” rests.
       But both traditions also rest on a second pillar each.
       In connection with the hearing experience the Pythagorean, mathematical tradition is developed, that constitutes the second pillar, upon which modern “Natural science” rests. Out of the Pythagorean inspiration this tradition developed not only a musically based understanding of cosmos, but als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ve regular spatial “platonic” bodies as the pur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elements and of the natural numbers as “Ur-wesen”. (Rudolf Steiner (1920) from a more Aristotelian perspective points to other roots of the mathematical processes in man, that I will not discuss here).
       As a possible inner consequence of this picture you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question of the smelling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for the platonic tradition. This may at first seem absurd, but appears in a new light when you see that the olfactory (“smelling”) part of the brain is that part from which the cerebrum, which constitutes the physical basis for higher thinking in man, has developed.
       This platonic tradition constitutes the second pillar, upon which the tradition of “Spiritual science” rests. 
       The “Natural scientific tradition” of today has, in its essence, been developed 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tomists” and the “Pythagoreans-mathematicians“.
       The “Spiritual scientific tradition”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listic tradition” 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ristotelians” and the “Platonists“.
       In this perspective you see that they appear as mirrors of each other, that in two ordered ways reflect the experiences of the the four (or five) basic experiences of reality in wo/man.
       You also see that the opposi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tific” and the more “spiritual scientific” oriented medical traditions in a deeper sense appears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spectives you come to when you develop a thought-sight experience or a will-touch experience in a too one-sided wa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STIC WORLD PICTURE
Different scientists today often and gladly refer to the Aristotelian concept of matter as “speculative” (for example Wagner 1972) and the physicalistic concept of matter as more “scientific”.
       Northrop’s description shows how much more the functionalistic description of matter corresponds to what you experience with the senses. It is also more correct in the deeper sense of the word to use the term “speculative” to describe the atomistic concept of matter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from the early Greek, over the Alexandrine, the Arabic and the scholastic period of science, all the way up to the 19th century, as it remained a purely theoretical idea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without the possibility of connecting it more directly to a specific empirical phenomenon.
       This only became possible at the end of a long development, where first the structural, the mathematical and the mechanistic idea had to show their fertility.
       Important milestones on the way were the “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libri septem”, finished in 1543 by the then 28 year old Andreas Vesalius (left), “New astronomy with commentaries on the movement of Mars” (1609) and “Epitome Astronomiae” (1618) by Kepler and “Dialogo sopra i duo massima sisterni del mundo” (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most important world systems) (1633) by Galilei.
       But it is only,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help of the 42 year old John Dalton that the idea of the atom comes all the way down to earth, with his book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808, where he connects the idea with the fact that chemical substances join with each other in proportions of whole numbers, and to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gases expand to the same extent when heated.
       The development within biology takes a parallel course to that within chemistry and physics, with the opinion of the cell as the “atom of life” becoming more general during the first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29 year old Theodor Schwann being the first person to give an adequate description of the theory of cells (1839).
       The research into the atomic aspect of matter and the life processes then developed fast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light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mercury-ray-pump” make it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the phenomenon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in highly diluted gases between 1856 and 1859, in a way that leads to a more consciously formulated theoretical atomism (Martin 1961).
       At about the same time the 36 year old Rudolf Virchow (right, somewhat older) formulates his cellular pathology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Die Cellularpathologie in ihrer Begründung auf physiologische Gewebslehre”) (1858), the theory that all diseases have their roots in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individual cells of the diseased organism. (Later, the focus has moved some levels down to the genes as more “primary” “causes” of pathological processes and diseses.)
       Earlier an “idealistic” science, had reached a certain height during the time of scholasticism. Now,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a mechanistic world picture reaches its high point.
       But with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nd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ituation changes in a dramatic way.

THE CONCEPT OF MATTER TODAY
The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by Becquerel in 1896, the quantum theory, formulated by Planck in 1901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formulated by Einstein in 1916 led to radical reformulations of the theory of atoms and classical physics. Among other things one had to give up the ideas of
       1. The atom as the smallest, indivisible unity of matter
       2. The unchangeable material identity of atoms and
       3. The principle that it should be possible (in theory at least) to calculate and predict exactly the behavior of single atoms.
       In their place came, among other things,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mathematically formulated by de Broglie in 1925, that says that matter in some cases can appear as a “ring” that streams through the room (space), while in other cases it is better to describe it from the aspect of a particle-model of matter, and that the way it “chooses” to appear depends upon the limit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limitations, you give it for its appearance.
       Another principle is the uncertainty-principle of Heisenberg, that specifies the limit for how exactly you can describe certain pairs of aspects of atomic phenomena.
       A third important discovery has been that 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of matter and energy is valid only as a statistical mean in elementary-particle processes, and that it is sometimes possible for “elementary particles” to “borrow” together more energy than there is really available at the moment, to “use” it for some not energy-consuming purpose, and then let the energy coming from “nowhere” disappear into “nowhere” again.
       What is left of the original idea of material atoms, as the smallest building stones of matter has become “a mathematical schem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of observing particle-like phenomena” (Unger 1952). “That has not changed with regard also to what are pictured as sub-atomic “particles”.
       What thereby remains of the materially conceived atoms of the mechanistic world picture is, once again, “only”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even though in a more developed form (than that described by Plato).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IN A NEW LIGHT
The investigation of matter has thereby led to a dissolving of the concept of matter in a way that has shown the impossibility of founding the description of reality on an ultimate, unchangeable, “objective” and “material” reality.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y and the uncertainty relation of Heisenberg the investigating subject has taken its place, the one who formulates the questions and sets the limits for the form of the answers, as the center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one also from the 1970s finds a severe criticism of the thesi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econdary” qualities in relation to the “primary” qualities, as described by the “physicalistic” tradition, (Hegge 1957, 1975, Naess 1974).
       The “physicalistic” way of separating spatial-“material” qualities as more “primary”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sense qualities has thereby been shown to be untenable as an argument for the restriction of the concept of science that was describ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a restriction that still continues to govern the greater part of all research activities, just as if nothing had really happened.
       Thanks to modern physics we have once more again become free to take a start in and use our own experiences, our own senses and our own thinking efforts to understand reality. The human being has, once again, become free, also in an epistemological sense, to try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regularities in the different sense world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each other.
       We are once more completely free to form concepts out of the reality in which we live as human beings and to try to develop our ability to attain knowledge, without having, in the last instance, once more to “reduce” and “found” our observations and our concepts in the seemingly “primary” qualities of a lowest level of spatial, material “parts” of matter. 

A NEW RESEARCH  IMPULSE
A first attempt to develop such a type of research in modern times was made by Goethe (1749-1832), when he developed his “Theory of colour” (published in Sweden in 1976 in a translation commented by Sällström) and when he in 1790 made an outline of a description of the metamorphosis of plants (Sw transl. 1959). That MIT Press published an American translation of Goethe’s “Theory of Color” about 1976 gives a hint that the insight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 physics for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is now slowly spreading.
        A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develop the attempt, begun by Goethe, further, was later made by Rudolf Steiner (1861-1925), at first in a number of treatises, dealing with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1886/1979, 1892/1980, 1894/1987), and later in a number of other fields of science and practical life.
       The results, in the form of the possibilities to deepe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knowledge that he demonstrated (1904-5/1982, 1905-8/1979, 1910/1989, 1913/1987) and later the exten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at came out of it, can make an overwhelming (on pure “physicalists” for different reasons often indigestible) impression, when you start to dig into them. Beside the publication of 28 books, he held about 6 000 lectures, of which now about 3 000 have been published, most of them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of his life.
       During the second part of that period he also, among other things lay the foundation to and started to build up a “Free School of Spiritual Science”, with the beginnings of among other a medical section, a natural-scientific section, a mathematical-astronomical section, a pedagogical section, a section for “spoken and musical arts”, a section for the spiritual striving of youth, and later a social-scientific section, near Basel in Switzerland.
       At Goetheanum, the name that he gave to the school, and in other places a number of people have later continued working to deepen and develop further the many suggestions and new ideas with which h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ciences and other fields of practical life as a result of his researches. 

AN OUTLINE OF A KNOWLEDGE OF MAN – AN ANTHROPOSOPHY
During the 85 years that have passed (in 2010) since his death, it has still only been possible to start scratch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of research results, ideas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that he left behind. It will probably take a long time before it becomes possible to survey the extent of the contribution that he left behind.
       The core of “anthroposophy”, the name that he gave to his contribution, is its picture of wo/m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nsciousness as a starting point he describes history. Out of our relation as human beings to the world of minerals, of plants, of animals and out of that which is specifically human in us, he describes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wo/man, nature and the earth, as it appears to a meditatively developed research process (Steiner 1910/89 and other works).
       Through all fields of “anthroposophy”, wo/man – the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that we have gone through – runs as a red thread, a process that has now made it possible for us to start standing on our own legs in relation to our origin, and thereby also start taking ov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our own development, both as humanity and as individual humans. 

AN EVALUATION
Today we have the possibility as emerging free beings to look back at history without prejudice to see what we have achieved in the form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surrounding us and of ourselve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idealistically” oriented research into reality, we have now for a number of centuries gone through a fascinating and interesting period of research into reality from a “materialistically” oriented perspective. The former period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more consciously certain general, deep laws of nature and of wo/man. The latter has, among other things, in a decisive way contributed to the possibility for wo/man to develop a clear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But this second period has now also come to a form of an end.
       Today we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look through the one-sided way of working during both these periods. “Anthroposophy” is the beginning of an attempt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once more starting from a clear, wake, fact-oriented consciousness of that which is observable with the senses and developing the thoughts that arise out of what you observe.
       The results is a renewed orientation in a “functionalistic” direction, but now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tensive fruits of a long and fascinating period of “physicalistically” oriented research. 
       A gigantic amount of work now remains to be done, to not only survive the maturity-crisis that we now pass through and must pass through as humanity during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next, but also let the insights that have come out of the “matter-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last centuries fertilize and be fertilized by the insights that have and can come out of a “spiritual-scientifically” oriented research.
       “Anthroposophy”, as a first attempt towards a possible synthesis of the two traditions, has taken its first stuttering steps. An “anthroposophic” art of healing, as a first step towards a future, widened, more factually human art of healing, is also beginning to take form. To that art of healing this article has wanted to be a contribution. 

REFERENCES

  1. ELD-SANDSTRÖM A E: Från Thales till Einstein (From Thales to Einstein). Stockholm: Aldus/Bonnier 1971 
  2. ERIKSSON G: Romantikens världsbild speglad i 1800-talets svenska vetenskap (The worlds picture of romanticism, mirrored in Swedish science of the 19th century). Stockholm: Wahlström och Widstrand 1969 
  3. FARRINGTON B: Greek science.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61 
  4. GOETHE J W: Die Metamorphose der Pflanzen (The metamorphosis of plants). In: Goethes Naturwissenschaftliche Schriften (Ed Steiner). Stuttgart/Berlin/Leipzig/Jena 1790 
  5. HARRE: R: The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An Introductory Survey. London/Oxford/ NY: Oxford Univ Press 1972/1976 
  6. HEGGE H: Erkjennelse og virkelighet. Et bidrag til kritikk av teorien om sansekvalitetenes subjektivitet (Knowledge and reality.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cism of the theory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ense-qualities). Oslo: Univ forl 1957 
  7. – Menneskets forhold til naturen i historisk og filosofisk perspektiv (Man’s relation to nature in a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In: Ökologi. Ökofilosofi. (Ed Hofseth/Vinje). Gyldendal Norsk Forlag 1975 
  8. KUHN 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Chicago/London: The Univ of Chic Press 1970 
  9. LAUENSTEIN D: Die vier Denkmodelle des Abendlandes (The four thought models of the West). Stuttgart: Verl Urachhaus 1976 
  10. LINDSTRÖM J: Dialog och förståelse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Göteborg: Vetteor inst, Göteborgs Univ 1974 
  11. LOSEE J: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Oxford/ NY: Oxford Univ Press 1972 
  12. LUCRETIUS: O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78 
  13. MARTI E: Die vier Äther (The four ethers). Stuttgart: Verl Freies Geistesleben 1974 
  14. MARTIN M: Atomismus und Moderne Physik (Atomism and modern physics). Goldach SG (Schweiz): AG für Verlag und Druckerei 1961 
  15. MASTERMAN M: The Nature of a Paradigm. In: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Ed Lakatos and Musgrave). London: Cambridge Univ Press 1970/1974 
  16. NAESS A: Ökologi, samfunn og livsstil (Ecology, society and life style). Oslo: Univ forl 1974 
  17. PLATO: Timaeus and Critia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71 
  18. SINGER C: Naturvetenskapens utveckling (Sw transl of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Lund: CWK Gleerups Bokförlag 1972 
  19. STEINER R: Grundlinien einer Erkenntnistheorie der Goetheschen Weltanschauung, mit besonderer Rücksicht auf Schiller (1886)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knowledge of the Goethean world conception,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Schiller). Dornach: Steiner Verl 1979 
  20. – Wahrheit und Wissenschaft (1892) (Truth and science). Dornach: Steiner Verl 1980 
  21. – Die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 (1894) (The philosophy of freedom). Dornach: Steiner Verl 1987 
  22. – Wie erlangt man Erkenntnisse der höheren Welten? (1904/1905) (How to attain knowledge of higher worlds). Dornach: Steiner Verl 1982 
  23. – Die Stufen der höheren Erkenntnis (1905-1908) (The stages of higher knowledge). Dornach: Steiner Verl 1979 
  24. – Die Schwelle der geistigen Welt (1913) (The threshold of the spiritual world). Dornach: Steiner Verl 1987 
  25. – Die Geheimwissenschaft im Umriss (1910) (Occult science. An outline). Dornach: Steiner Verl 1989 
  26. SÄLLSTRÖM P: Goethes färglära (Goethes Theory of colours). Stockholm: Kosmos förl 1976 
  27. TOULMIN S, GOODFIELD J: Materiens arkitektur (Sw transl of The architecture of matter) Stockholm: Natur och Kultur 1966 
  28. TÖRNEBOHM H: Paradigm i vetenskapernas värld och i vetenskapsteorin (Paradigm in the world of sciences and in the theory of science). Göteborg: Rapport 59, ser 1, Avd f vet teori, Göteborgs Univ 1974 
  29. – Three Theories of Nature in Greek Science. Göteborg: Report 30, ser 2, Avd f vet teori, Göteborgs Univ 1977 
  30. UNGER G: Gibt es einer Begriff der Substanz? (Is there a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Beiträge zur Substanzforschung Bd 1. Dornach 1952 
  31. WAGNER J: Vad Einstein verkligen sagt (What Einstein really said). Stockholm: Raben o Sjögren 1972 
  32. WALLEN G: Kunskapsbildning på empirisk väg (The forming of knowledge in an empirical way). Göteborg: Rapport 62, ser 1, Avd f vet teori, Göteborgs Univ 1974 
  33. WERNER A: Introduktion till kunskapsteorins histor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Lund: Argos 1978

原文地址:http://www.thebee.se/SCIENCE/Science.htm

地质学史纲——前言

前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地质思想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以前。地质科学材料的系统搜集,始于十八世纪中叶,科学地质学迄今已有二百年历史。最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最近三十年,洋底、先寒武、深部和地外行星的地质发现,使地质学面临理论体系的变革。应用地质学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找矿和个别工程建设,而涉及到了整个人类资源和环境问题。在新形势面前,回顾地质科学历史,展望它的前景,是十分必要的。

地球是一个具有多圈层、多种运动形式而历史悠久的复杂星体。认识地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规律,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现在为人们接受的理论的思想萌芽,往往很早以前就出现过,只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而未能得到阐发或证实。当新事实被发现时,能否及时地领会它的全部含义并导致理论的建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科学历史是熟悉还是无知。在地质科学史中,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然而,研究地质学史的意义不止于借鉴,更为重要者,在通晓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向,结合个人、研究集体乃至我国地质学界的条件,将有限的力量化费花费在地质科学发展的最关键的地方。

中国是创造过辉煌的青铜时代的文明古国。研究古代地质、矿业乃至冶炼的历史,不仅能激发爱祖国的热情,而且能为现今的地质勘查提供线索。迄今,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开采过的矿点,我们都已知道或查明了。

目前,地质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专业知识偏窄;而现在地质科学许多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这是一个日趋尖锐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固然须在地质教育体制上有所改进,但这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给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必要的地质科学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向的知识,使他们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能不受自己所学专业的局限,并自觉地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较主动地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

笔者对地质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兴趣始于六十年代初,教学之余,搜集史料,学习经典哲学著作,即使动乱年代亦未中断。七十年代初期,北京大学理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许多教授和讲师利用空闲时间阅读过去无暇阅读的科学历史文献,并在各系各学科间的交流中互相启发。笔者根据搜集的材料,曾草成几篇文稿,并为理科各系研究生进行多次讲座。1975年,在领导支持和学生鼓励下,接受建议,准备开设一门地质学史课程。理论地质学曾停滞不前达半个世纪之久,当六十年代晚期板块构造学说兴起时,地质学的面貌为之一新。然而当新思潮汹涌而至,新论文象雪片一样飞来时,中国地质学家的思想准备是不足的。为了弄清楚地质学的这一新进展的来龙去脉,笔者不得不化费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范围广泛的文献。经过六年的准备,1981年,进行了地质学史课程试讲。1982年,该课程被列为北大地质系硕士研究生和四年级大学生的专业课,为两学分、四十学时。由于教材奇缺,撰写了《地质学史纲》(上册1980年10月,中册1981年4月),本书是在该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的。

全书五篇十九章。

第一篇只含一章,讨论从石器时代至十八世纪中叶地质知识的发展。在此期间,地质学还不成其为科学,但岩石和矿物等科学材料的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地质思想,从古代朴素的辩证自然观到中世纪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再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宇宙进化论”,经历了一个否定至否定的过程。

第二篇含五章,讨论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经典地质学的产生好发展。在这二百年中,地质学由猜测变为科学。第二、三、四章讨论经典地质学科学材料的系统搜集,在这几章中,描述了地质学先驱者的工作面貌,评述了地质学史中的最早学派及其论争,回顾了欧洲、北美和中国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地质填图工作的发展。

第三篇含七章,着重讨论二十世纪以来地质科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发现,这些发现使地质学摆脱了经典概念的束缚,为现代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本篇的每一章中,都以一个领域为题展开历史画面。概言之,第七、八两章讨论二十世纪地质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的发展;第九、十两章讨论二十世纪大洋地质学的发展;第十一、十二两章讨论地球早期历史研究的进展;第十三章则讨论作为世界大地构造学和全球地质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大地构造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篇含四章,讨论现代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力学地质学、固体物理地质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地质学的产生和历史背景及发展态势。二十世纪以来,这个理论体系的正在形成乃是地质学由经典时期过渡到现代时期的重要标志。

第五篇含两章,带有哲学概括的性质。第十八章讨论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思想的发展;第十九章讨论地质学史分期,地质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以及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向。这一篇属于探讨性质,意在抛砖引玉。

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地质科学体系的演化和变革为主线,以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学基本文献为依据,历史地评价典型人物对地质学发展的作用,而不去纠缠个别人物的功过和成就大小。对于中国地质学家的科学成就的评价问题,注意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因为这两种错误倾向,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在过去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为了尽量做到言之有据,本书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为了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附历史性的典型图件四十四幅。

承蒙尹赞勋、乐森璕、李春昱、张文佑、马杏桓、高振西、夏湘蓉、王仁诸教授不吝赐教,刘和甫副教授通审全稿,地质学各学科的许多专家提供意见和建议,谨致谢忱。

孙荣圭

1982年11月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计算机科学经典著作

1.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uthor: Donald.E.Knuth
  Web site: http://www-cs-faculty.stanford.edu/~knuth/taocp.html
  Book Info: 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20部着作之一,与Einstein的<<相对论>>并列,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权威着作.全书共分7卷,目前已经出版了3卷,被誉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的荷马史诗”,”可与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媲美的巨着”.作者数学方面的功底造就了本书严谨的风格,虽然本书不是用当今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但这丝毫不损伤它”程序设计史诗”的地位.道理很简单,它内涵的设计思想是永远不会过时的.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原计划要出七册,但目前只完成了三册.该书有日文,俄文,西班牙文等许多国的版本.其中,中文版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发行.

  Book Reviews:
  无数的读者都在谈论Knuth的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科学家惊叹于分析逻辑之透彻严谨,而普通的编程人员也已成功地将书中所列方案运用到他们的日常问题中.所有的人都非常赞赏Knuth在这套书中所表现的精确与风趣,并为其明确性与涉及面之广而感到欣喜.
  我无法向你表达这套书在学习和创造性方面所带给我的兴奋与激动,我已经将它们带入了我的生活,就像我的汽车,饭馆,工作,家庭……无所不在.
                             —-Charles Long
  无论你的背景怎样,如果你正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机编程,你就应该阅读本套书中的每本书,来补充你的专业知识.
  当一个问题难以解决,而必须使用Knuth的这套书来解决时,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发现在计算机方面使用它们会有惊人的效果.
                             —-Jonathan Laventhol
  如果你认为你是一名真正优秀的程序员……读Knuth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如果你能读懂整套书的话,请给我发一份你的简历.
                             —-Bill Gates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1: Fundamental Algorithms (3rd Edition)
  Author: Donald.E.Knuth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卷1为基础运算法则,该书以基本的编程概念和技术为开始,然后讲述信息结构–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法,数据元素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处理它们的有效方法.主要应用于模拟,数字方法,符号计算,软件和系统设计.许多简单和重要的运算法则和技术已添加到前一版本中,精确的初步计算部分已经修改,以适应当前趋势.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2: Seminumerical Algorithms (3rd Edition)
  Author: Donald.E.Knuth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第2卷对半数值算法领域做了全面介绍,分”随机数”和”算术”两章.本卷总结了主要算法范例及这些算法的基本理论,广泛剖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数值分析间的相互联系.第3版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Knuth对随机数生成程序的重新处理和对形式幂级数计算的讨论.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3: Sorting and Searching (2nd Edition)
  Author: Donald E.Knuth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卷3为分拣和搜索,这是本书的第1个修订版,它是对计算机分拣和搜索的一流技术的最全面的研究,它扩展了卷1中数据结构的处理方法,将大小数据库以及内存和外部存储都包含在内.本书包括对计算机方法仔细检查的选择方案,和其效率的大量分析.本书该版的独特之处在于优化了的分拣,以及对通用散列法和排列法的新的理论论述.

  作者简介:
  Donald.E.Knuth(唐纳德.E.克努特,中文名高德纳)是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先驱者,是计算机排版系统TeX和METAFONT的发明者,他因这些成就和大量创造性的影响深远的着作(19部书和160篇论文)而誉满全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是计算机科学界公认的大宗师.作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当前正全神贯注于完成其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史诗性的七卷集.这一伟大工程在1962年他还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时就开始了.Knuth教授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ACM Turing Award),美国前总统卡特授予的科学金奖(Medal of Science),美国数学学会斯蒂尔奖(AMS Steele Prize),以及1996年11月由于发明先进技术荣获的极受尊重的京都奖(KyotoPrize).现与其妻Jill生活于斯坦福校园内.
  Donald.E.Knuth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渡过,获得了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成为本领域内当之无愧的泰斗.
—————————————————————-
2.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Author:Thomas H.Cormen ,Charles E.Leiserson ,Ronald L.Rivest ,Clifford Stein
  Book Info: 简称为CLRS的<<算法导论>>,被称作”计算机算法的圣经”.
  本书的主要作者来自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作者之一Ronald L.Rivest 由于其在公开秘钥密码算法RSA上的贡献获得了图灵奖,目前是算法的标准教材,美国许多名校的计算机系都使用它,国内有些院校也将本书作为算法课程的教材.另外许多专业人员也经常引用它.由于TAOCP只出版了3卷,CLRS比较起前者来则显得内容更为全面,基本包含了所有的经典算法.本书程序全部由伪代码实现,这更增添了本书的通用性,使得利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程序员都可以作为参考.语言方面通俗,很适合作为算法教材和自学算法之用.国内的很多作品名为数据结构,从本书中断章取义,把数据结构与算法混为一谈,搞得作者自己都迷迷糊糊.这也是我不十分愿意向大家推荐国内作品的原因.你会发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书籍都会将本书作为参考文献之一,更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本书是作为读者进行算法学习的最佳选择.作为本书的补充内容,我愿意向大家推荐下面的学习资料:你可以通过这个地址找到本书的所有练习答案:http://www.itu.dk/people/beetle/ .为了更好的学习本书中的内容,最好的指导当然是来自作者本身讲述本书的课程,读者们可以通过http://18.89.1.101/sma/5503fall2001/index5503fall2001.html获得课程的录像.
—————————————————————-
3.Data Structure & Algorithm Analysis in C (Second Edition)
  Author:Mark Allen Weiss
  Published:September 1996
  Web site:http://www.cs.fiu.edu/~weiss/
  Book Info: 本书曾被评为20世纪顶尖的30部计算机着作之一,作者Mark Allen Weiss在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方面卓有建树.他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的着作尤其畅销,并受到广泛好评.已被世界500余所大学用作教材.
—————————————————————-
4.Concrete Mathematics A Foundation for Computer Science(Second Edition)
  Author:Donald.E.Knuth&Ronald L.Graham
  Web site: http://www-cs-faculty.stanford.edu/~knuth/gkp.html
  Book Info: 很令人兴奋的就是这本书的主要作者正是泰斗Donald.E.Knuth以及他的同事Ronald L.Graham.书稿是他们在1970年的时候在计算机系教授研究生本门课程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教材.内容上是Knuth的巨着TAOCP第一部的扩展,有些比TAOCP中谈及地又深入了许多.重点放在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话题以及算法分析上,涉及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几乎所有可能遇到的数学知识.具体数学是离散数学和连续数学的综合,书中这点做得极为出色,介绍的内容涉及到书中许多经典问题的解答比目前广泛流传的解法更易懂.对于提高大家的计算数学修养有很大帮助.之所以TAOCP有的时候读者们读不懂就是因为计算数学基础不是十分扎实,但以我个人经验,若能对本书中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会给你阅读如TAOCP这样的旷世巨着带来很大的方便.
—————————————————————-
5.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Fourth Edition
  Author:Kenneth H.Rosen
  Book Info: 本书的价值已经被全世界几百所大学所证实,作为离散数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全世界几乎所有知名的院校都曾经使用本书作为教材.以我个人观点看来,这本书可以称之为离散数学百科.书中不但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学习网站资源.更为令人激动的便是这本书少有的将离散数学理论与应用结合得如此的好.你可以看到离散数学理论在逻辑电路,程序设计,商业和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实例.本书的英文版(第五版)当中更增添了相当多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家的传记,是计算机科学历史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这本书配有相当数量的练习.每一章后面还有一组课题,把学生已经学到的计算和离散数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在学习离散数学时读的唯一的英文教材,实为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
6.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2nd Edition
  Author:Brian W.Kernighan and Dennis M.Ritchie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Published: 1988.
  Book Info: 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的传世之作.千千万万程序员和编程爱好者的圣经,每一页都是价值连城的秘诀.不管你从哪一页信手翻起,最终你都会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
7.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Author:Bjarne Stroustrap
  Book Info: 由C++之父亲手执笔的<>是每个程序员心目中不可动摇的指南—–尽管官方标准还是ISO颁布的另一份文档,由ISO/IEC JTC1/SC22/WG21出版.TCPL是除了C++标准文献之外最权威的C++参考手册.和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大一样,我认为Bjarne的文字语言并不逊色于他所创建的程序语言,至少我喜欢这种学院气息浓厚的作品.本书对C++语言的描述轮廓鲜明,直截了当.它从C++语言创建者的角度来观察C++,这是任何别的作者和书籍做不到的—-没有任何人比Bjarne自己更清楚该怎么来使用C++.
  这是一本严肃的着作,以中,高级C++开发人员为目标读者.如果你是一名有经验的C++程序员,需要了解更加本质的C++知识,本书正是为你而写.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会不断窃喜的小书,需要用心体会,反复咀嚼.在阅读过程中,请特别留心Bjarne先生强调了什么,又对什么一语带过.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本书的第四部分”使用C++做设计”,这样的内容在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书籍中很难看到—-我甚至认为Bjarne应该将这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写一本书.
—————————————————————-
8.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C++
  Author: Bjarne Stroustrup
  Book Info: D&E是一本关于C++语言设计原理,设计决策和设计哲学的专着.它清晰地回答了C++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而没有变成另外一种语言.作为C++语言的创建者,Bjarne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除了广受赞誉的语言特性外,Bjarne没有回避那些引起争议的甚至被拒绝的C++特性,他一一给出了逻辑严密,令人信服的解释.内容涵盖C++的史前时代,带类的C,C++的设计规则,标准化,库,内存管理,多重继承,模板等,对包括异常机制,运行时类型信息和名字空间在内的重要的新特性都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每一名C++程序员都应该可以从Bjarne的阐释中加深对手中这门语言的认识.这本书知识浓缩,信息量极大,请不要错过Bjarne每一句看似漫不经意的话.
—————————————————————-
9.Accelerated C++: Practical Programming by Example
  Author: Andrew Koenig, Barbara E.Moo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Published: January 15, 2000
  Book Info: 和市面上大多数C++教程不同,本书不是从”C++中的C”开始讲解,而是始于地道的C++特性.从一开始就使用标准库来写程序,随着讲述的逐渐深入,又一一解释这些标准库组件所依赖的基础概念.另外,和其他C++教材不同的是,这本书以实例拉动语言和标准库的讲解,对后两者的讲解是为了给实例程序提供支持,而不是像绝大多数C++教材那样,例子只是用作演示语言特性和标准库用法的辅助工具.
  作者在C++领域的编程实践,教育培训以及技术写作方面都是世界一流水准.我喜欢这种大量使用标准库和C++语言原生特性的清新的写作风格.在这本教材面前,几乎迄今为止的所有C++教材都黯然失色或显得过时.尽管这本教材也许对于国内的高校教育来说有些前卫,不过我仍然极力向我的同行们推荐.顺带一提,在Bjarne和我最近的一封通信里,他这样评价本书: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学习C++而言,这本书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本.
—————————————————————-
10.C++ Gotchas: Avoiding Common Problems in Coding and Design
  Author: Stephen C.Dewhurst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st edition (November 26, 2002)
  Book Info: Stephen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注定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Stephen曾经是贝尔实验室中第一批C++使用者.他已经使用C++成功解决了包括编译器,证券交易,电子商务以及嵌入式系统等领域中的问题.本书汇集了作者来自开发一线的99条编程真知灼见,洞悉它们,你可以避免几乎所有常见的C++设计和编程问题.
  我甚至认为,对于C++编程菜鸟而言,阅读这本书会比阅读Scott和Herb的书更能轻松而立竿见影地获得更大的提高.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Stephen的许多观点看似极端却无可辩驳.当然了,这种自信(以及冷幽默)来自于作者深厚的技术素养,而非自大的偏执.
———————————————————————————-
11.C++ Primer 3rd
  Author: Stanley B.Lippman
  Book Info: 这本书的名字多少有点让人误解.尽管作者声称这本书是为C++新手而写,但无论是它的厚度还是讲解的深度都暴露了似乎并非如此.也许说它是一本”从入门到精通”的C++教程会更合适一些.我个人认为它并不适合完全不懂C++的初学者—-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你至少应该先有那么一点C或C++的背景知识,或者至少要具有一些其他语言的编程经验.
  尽管这本书省略了一些高级C++特性的讨论,但仍然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C++学习教程.事实上,如果一名C++初学者能够扎扎实实地读完本书并对照<>完成全部习题的话,他的水平肯定可以进入职业C++程序员的行列.我个人认为,即使你已经拥有了TCPL,这本书依然有拥有的价值,因为在许多方面它比TCPL来得更详细,更易懂.
—————————————————————-
12.Essential C++
  Author: Stanley B.Lippman
  Book Info: 可以不太严格地认为这本书是<>的精简版.本书一一讲述了C++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包括过程式编程,泛型编程,基于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编程,模板编程以及异常处理等.Stanley将门槛调低到”具有其他语言程序设计经验”的C++新手所能接受的最基本的层次,使他们能够迅速开始使用C++编程而又免于阅读<>那样的大部头.它以实例引导学习,力图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C++的精粹.
  也许换一个人来概述C++编程范型(paradigm)的方方面面需要好几百页才能说清楚,但这本小书不可思议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满是技术,简明扼要并且”有话好好说”的书.这本书同样具有一个明显的风格:所有程序例子全部采用标准库组件,让人耳目一新.
—————————————————————-
13.Effective C++: 50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Your Programs and Design (2nd Edition)
  More Effective C++: 35 New Ways to Improve Your Programs and Designs

  Author: Scott Meyer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 edition (September 2, 1997)
  Book Info: 先养成良好的C++设计习惯,这是Scott Meyers的<>和<>带给我们的无穷好处,这两本书是真正的经典,作者对C++的纯熟,使得语言的风格读起来简直是如饴甘甜,就像他站在你对面讲课.如果你已经深刻地理解了<>和<>,那你可以发现,你在众人中已经是鸡群之鹤.
  如果说<>主要讨论C++中一些相对基础的概念和技巧的话,那么<>则着重探讨了包括异常处理在内的一系列高级技术.与前者相比,后者具有两大主要区别:其一,它包含很多时新的标准C++的内容;第二,它讨论的主题倾向于”战略化”而非”战术化”,并且讨论得更深入,更彻底.尤其是对虚析构函数,智能指针,引用计数以及代理类(proxy classe)等技术和模式论述的深入程度,让人很难想象是出现于这样的一本小书之中.
—————————————————————-
14.Exceptional C++: 47 Engineering Puzzles, Programm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More Exceptional C++: 40 New Engineering Puzzles, Programm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uthor: Herb Sutter
  Book Info: 你自认为是一名C++语言专家吗?读一读ISO C++标准委员会秘书长的这两本书再回答.在这两本书中,Herb采用了”问答”的方式指导你学习C++语言特性.对于每一个专题,Herb首先合理地设想出你的疑问和困惑,接着又猜测出你十有八九是错误的解答,然后给你以指点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最后还归纳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普适性原则.
  这两本书是典型的深究C++语言细节的着作,很薄,但内容密集,远远超过Scott的那两本书,读起来很费脑筋—-我个人认为它们要比Scott的书难懂得多.若要研习这薄薄的两本书所包含的知识,至少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在Scott的荐序中,他坦陈不止一次陷入GotW问题的陷阱,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语言细节的深究有什么好处呢?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必关心C++代码幕后的动作,然而当我们不得不关心时,这两本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线索,因为它们揭示了C++语言中微妙而又至关重要的东西.
—————————————————————-
15.Modern C++ Design: Generic Programming and Design Patterns Applied
  Author: Andrei Alexandrescu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你自认为是C++模板编程高手吗?请看过这本书再回答.这是一本出自天才之手令人敬畏的杰作.泛型模式,无限延伸你的视野,足以挑战任何一名C++程序员的思维极限.
  这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Loki程序库采用的基础技术以及一些高级语言特性,包括基于策略的类设计,模板局部特化,编译期断言,Typelist以及小型对象分配技术等.第二部分则着重介绍了Loki中的重要组件和泛型模式技术,包括泛化仿函数(Generalization Functor),单件(Singleton),智能指针,对象工厂(Object Factory),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访问者(Visitor)以及多方法(Multimethods)等.每一种技术都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
16.C++ Templates: The Complete Guide
  Author: David Vandevoorde, Nicolai M.Josuttis
  Book Info: 有一种老套的赞美一本书的手法,大致是”没有看过这本书,你就怎么怎么地”,这里面往往夸张的成分居多.不过,倘若说”没有看过<>,你就不可能精通C++模板编程”,那么这个论断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C++程序员来说是成立的.这本书填补了C++模板书籍领域由来已久的空白.此前,上有<>这样的专注于模板高级编程技术和泛型模式的着作,下有<>这样的针对特定模板框架和组件的使用指南.然而,假如对模板机制缺乏深入的理解,你就很难”上下”自如.鉴于此,我向每一位渴望透彻理解C++模板技术的朋友推荐这本书.
—————————————————————-
17.The C++ Standard Library: A Tutorial and Reference
  Author: Nicolai M. Josutti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st edition (August 12, 1999)
  Book Info: 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C++标准库着作,是一本需要一再查阅的参考大全.它在完备性,细致性以及精确性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本书详细介绍了每一标准库组件的规格和用法,内容涵盖包括流和本地化在内的整个标准库而不仅仅是STL.正如本书副标题所示,它首先适合作为教程阅读,尔后又可用作参考手册.
  浅显易懂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非常易读.如果你希望学习标准库的用法并尽可能地发挥其潜能,那你必须拥有这本书.正如网络上所言,这本书不仅仅应该摆在你的书橱中,更应该放到你的电脑桌上.我向每一位职业C++程序员强烈推荐.
—————————————————————-
18.Effective C++: 50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Your Programs and Design (2nd Edition)
  Effective STL: 50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Your Use of the 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Author: Scott Meyer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st edition (June 6, 2001)
  Book Info: 读完Scott 的<>和<>的中译本之后,我一直期待这本书的中文版.我从潘爱民先生的个人主页上了解到,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似乎早已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可惜至今市面上仍不得见.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原版.

本书是使用STL的程序员必读之作.在这本书中,Scott向我们讲述STL容器和算法的工作机制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使用它们.和Scott的其他作品一样,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清晰,精确,具有极佳的可读性.看过这本书以后,我想你也许会和我以及其他C++程序员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Scott什么时候会写出一本”More Effective STL”?

—————————————————————-
19.Thinking in C++, Volume 1: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 C++ (2nd Edition)
  Author: Bruce Eckel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April 15, 2000)
  Book Info:<> 的第1版于1996年荣获”软件研发”杂志评选的图书震撼大奖.最新推出的第2版对内容进行了大幅改写和调整,以反映C++标准化带来的影响以及近几年面向对象领域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输入输入流”,”多重继承”,”异常处理”和”运行时类型识别”等高级主题连同C++标准化以后增加的一些内容则被放入第二卷中.Bruce是一名经验丰富的C++讲师和顾问,其培训和写作经验都是世界一流水准,他的作品比那些”玩票”的技术人员写的东西更能吸引读者.事实上,在同类图书中,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这本书的可读性要超过TCPL和<>.

  Thinking in C++, Volume 2: Practical Programming (Second Edition)
  Author: Bruce Eckel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November 1, 2003)
  Book Info:
—————————————————————-
20.Ruminations on C++: A Decade of Programming Insight and Experience
  Author: Andrew Koenig, Barbara E. Moo, Barbara E. (Editor) Moo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st edition (August 7, 1996)
  Book Info: Andrew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C++专家.这是一本关于C++编程思想和程序设计技术而非语言细节的着作.如果你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这本书将教你在进行C++编程时应该怎样思考,应该如何表达解决方案.整本书技术表达透彻,文字通俗易懂.Bjarne这样评价这本书:本书遍布”C++是什么,C++能够做什么”的真知灼见.
—————————————————————-
21.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Author: Erich Gamma
  Publisher: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8
  Book Info: 设计可复用的面向对象的软件,你需要掌握设计模式.本书并非专为C++程序员而写,但它采用了C++(以及Smalltalk)作为主要示例语言,C++程序员尤其易于从中受益.四位作者都是国际公认的面向对象软件领域专家,他们将面向对象软件的设计经验作为设计模式详细记录下来.这本书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至于四位作者以及本书都被昵称为GoF(Gang of Four).本书学院气息浓厚,行文风格严谨简洁,虽然它不如某些讲解模式的书籍易读,但真正要精准地理解设计模式,本书是终极权威.学习设计模式,这本书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咀嚼.顺带一句:请将设计模式化作开拓思维的钥匙,切莫成为封闭思维的枷锁.
—————————————————————-
22.Efficient C++: Performance Programming Techniques
  Author: Dov Bulka, David Mayhew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这本超薄小书聚焦于高性能C++应用程序开发.两位作者都是IBM软件专家,都工作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系统构建领域,本书是他们的经验之谈.也有人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花了不少的篇幅讲述和C++无关的东西,我却恰恰因为这一点而对这本书产生好感,正是这些东西让我开阔了眼界.
———————————————————————————-
23.Inside the C++ Object Model
  Author: Stanley B.Lippman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ub Co
  Published: May 3, 1996
  Book Info: 从编译器的角度观察C++可以使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书探讨了大量的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底层运作机制,包括构造函数,函数,临时对象,继承,虚拟,模板的实例化,异常处理,运行期类型识别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在实现C++对象模型过程中做出的权衡折衷.喜欢刨根问底的C++程序员可以从中了解了无数的编译器解释源代码的细节,以及记忆体分配的细节..
———————————————————————————-
24.The Art of Assembly Language
  Author: Randall Hyde
  Book Info: 本书以X86系列微机为背景,从简单的Hello程序开始,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X86微机汇编语言编程的各种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内容涉及到数据表示,存储器管理,各种数据类型,过程,与汇编语言相关的体系结构,控制结构,文件,宏指令,位处理指令,字符串指令,MMX指令,类和对象,以及混合语言编程等,尤其是在高级汇编语言(HLA)方面,该书给予了细致深入的讲解.对于有意学习X86汇编语言编程的程序员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书的作者Randall Hyde在大学中教授汇编语言十多年,并且开发了好几个商用软件,具有丰富的汇编语言开发经验.该书的英文电子版受到了成千上万的网站和高级程序员的高度评价,已经成为了高级汇编语言编程方面的一本经典之作.虽然该书的出版时间不长,但在Amazon上为该书作出评价的人很多,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给予5星的评价,可见其内容之好.可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程序员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
25.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4.4BSD Operating System
  Auther:
  Marshall Kirk McKusick, Consultant
  Keith Bostic, Berkeley Software Design, Inc.
  Michael J.Karels, Berkeley Software Design, Inc.
  John S.Quarterman, Texas Internet Consulting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ublished: 04/30/1996
  Book Info: 是第一本完整描述伯克利最新版本4.4BSD设计和实现的权威性着作.书中介绍了4.4BSD的内部结构和实现4.4BSD的系统功能中所用的概念,数据结构和算法.书中着重对4.4BSD 和 AT&T System V UNIX 版本的不同处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对其设计思想及背景作了清晰的阐述.该书对研究,开发和使用 UNIX 系统,特别是4.4BSD UNIX 实现中的一些新技术,新特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26.John Lions:Lions’ Commentary on UNIX 6th Edition with Source Code
  Author: John Lions
  Book Info: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这一时期,莱昂的几册<<源代码分析>>,曾是人们争相传看的UNIX系统的”地下出版物”.我们今天来审视这一着作,尽管其中的代码已属过时,但其注释者所作的大部分注释,依然完美如初.要想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就必须阅读和理解源代码.莱昂的工作,使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这一步.
  Book Reviews:
  本书中的材料确定是有点过时了,其内容不包括图形,网络以及1975年后出现的新事物.即使在1979年的编译中也不再使用的线性搜索,基本数据结构和C代码还保留在本书的源代码中,而该代码面向的计算机非常简单,只比存储器稍稍多一些.从中你会发现有很多粗糙之处.但是在代码中你也可以观察到其基本结构,该结构沿用了很长时间,而且能够包容在计算环境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莱昂的分析中,你可以觉察到新鲜的,经常提出问题的立场,其中的很多词语和思想都很适宜于教育和学习.莱昂非常清楚地赞赏他阅读的UNIX源代码,但又立即指出其不足之处.他帮助他的学生理解蕴含在源代码中的很多思想和主题,也坦率地说明他对该代码某些部分感到的困惑之处.此处重印的文献已经教育了一代人,它是计算机界中复印数量最多的一本书稿.将此公开记录在案是件大好事.
                             —-丹尼斯.M .里奇
  最后我还想提及的是:现在,得到最广泛传播的一份地下计算机科学文献已经可以自由地使用了.我对1977年中的那一天仍然是记忆犹新,那时我接到邮寄来的此书的第一份草稿,开始时我对此书并无很多期望,但是最后却是逐字逐句进行了仔细阅读.20年之后,此书依旧是对一个实际操作系统工作的最好分析说明.
                             —-肯·汤姆森
  (汤姆森和里奇因为开发和实现UNIX操作系统而共同获得1983年ACM美国计算机协会图灵奖).
—————————————————————-
27.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econd Edition)
  Author: Andrew S.Tanenbaum, Albert S.Woodhull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January 15, 1997)
  Book Info: 本书是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杰出教材.作者不仅介绍了所有基本原理,如:进程,进程间通信,输入/输出,虚拟存储,文件系统及系统安全,也介绍了线程概念,同时又详尽地讨论了MINIX系统(一种UNIX兼容系统),使学生不仅能学到原理,还能通过使用MINIX来了解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真实的操作系统中.作者更新了所有原理性材料以反映该领域的新进展.基于POSIX的MINIX系统经修订后可运行在基于奔腾(Pentium)的计算机上.MINIX代码可用于Ethernet和TCP/IP联网环境.每本书均附光盘,内含MINIX全部源码和可运行各种计算机上的两个模拟程序.每章后均附思考题.
—————————————————————-
28.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2nd Edition)
  Author: Andrew Tanenbaum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Book Info: 对于软件开发专家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现代操作系统>>给出了操作系统设计一个概念上的全面见解,包括Unix/Linux和Windows 2000的详细个案研究.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详尽讲述了传统操作系统知识,包括进程,存储器管理,文件系统,I/O设备管理,死锁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布式操作系统,包括层次协议,远程过程调用,互斥操作,分布式文件系统等专题.为加深概念的理解,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四个操作系统,包括两个传统的系统UNIX和MS-DOS;两个分布式系统Amoeba和Mach.此外还简要介绍了NFS,AFS,ISIS等其他几个系统.本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叙述清晰,是大学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对于从事计算机管理,开发,系统分析等职业的专业人员也是优秀的参考书.
—————————————————————-
29.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Author: Abraham Silberschatz, Greg Gagne, Peter Baer Galvin
  Book Info: 本书是计算机类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一本经典教材,自第一版问世以来,经历了近20年的锤炼,被认为是该课程教材的一本”圣经”.它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给出了清晰的阐述.本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均基于当前商用操作系统,并在非特定操作系统的通用环境中展开讲解.书中介绍了大量与流行操作系统相关的实现技术,包括Solaris2,Linux,Windows NT,Windows 2000,OS/2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统.此版包括了线程,Windows 2000的新章节,并新增了客户/服务器
模型和网络文件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
30.Running MS-DOS
  Author: Van Wolverton
  Published: 18 November 1993
  Book Info: MS-DOS 上的清晰工作!
  经过10年无数次竞争,<>仍是被其它 MS-DOS 奉为标准的书.Van Wolverton 的实际的写作风格,上百张屏幕演示,使得<>成为任何时候的DOS指南畅销书.再没有哪个计算机书从读者和评论家那里获得过这么多的赞扬.
  这本新的,10 周年纪念版本,包括关于 MS-DOS 6.2 最新版本的重要的信息.如果您仅仅只是买了一台 PC 机,或者只是升级到了一个新版本,<>应当成为您的第一个信息源.<>实际上是由3本书合成的,包括:
  MS-DOS 介绍,以及如何同您的计算机硬件相协调
  一个关于了解和使用 MS-DOS 的完整制导
  一个命令手册,里面有定义,例子和表格,帮您快速寻找信息!
—————————————————————-
31.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
  Author: Richard W.Stevens, Stephen A.Rago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Book Info: 与大多数其他操作系统类似,Unix对运行其上的程序提供了大量服务,此外,本书与其他Unix编程书籍不同的是,本书除了讲述Unix系统的编程接口—-即系统调用接口和由标准C函数库提供的大量函数之外,还通过许多例子和基本原理对Unix编程环境做了更深入的解释和剖析,如怎样创建数据库,页面描述语言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现代拨号程序以及代理进程,处理机间通信,伪终端程序等.本书作者是Unix研究领域的专家,而本书更被誉为是该领域的圣经宝典,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
—————————————————————-
32.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1: The Sockets Networking API, Third Edition
  Author: W.Richard Stevens, Bill Fenner, Andrew M.Rudoff, Richard W.Steven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Book Info: 这是一本利用应用编程接口(API)编写法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编程的教程.所用的API有两类: 基于BerkeleyUNIX操作系统的”Berkeley”套接字和基于AT&T开发的X Open传输接口XTI.本书分四大部分:Ⅰ.引论和TCP/IP;Ⅱ.基本套接字(Sockets);Ⅲ.高级套接字;Ⅳ.XTI X/Open传输接口.四个附录: A.IPv4,IPv6,ICMPv4和ICMPv6;B.虚拟网络;C.调试技术;D.一些关键源代码.全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 Volume 2: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s (2nd Edition)
  Author: W.Richard Steven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Book Info: 一种良好的进程间通信(IPC)形式是复杂精致的UNIX程序性能之关键.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各种进程间通信形式,包括消息传递,同步,共享内存及远程调用(RPC).作者从介绍IPC的基础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逐步引导读者学习如何使System V IPC和新的Posix标准两者都达到极至.书中Pthread的内容有较大的扩充,所附的许多例子反映多个线程而不是多个进程.读者通过本书将能掌握各种现行的IPC技术,其中有:管道和FIFO;Posix和System V消息队列;互斥锁和条件变量;读写锁;记录上锁;Posix和System V信号灯;Posix和System V共享内存;Solaris门和Sun RPC;IPC技术的性能测量.本书内容详尽且具有权威性,几乎每章都有精选的习题,是计算机和网络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首选教材,本书也可作为网络研究和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
—————————————————————-
33.TCP/IP Illustrated
  Web site: http://www.kohala.com/start/

  TCP/IP Illustrated,Volume 1:The Protocols
  Author: W.Richard Steven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Book Info:<> 是一本完整而详细的TCP/IP协议指南.描述了属于每一层的各个协议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运行.作者用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的tcpdump程序来捕获不同操作系统和TCP/IP实现之间传输的不同分组.对tcpdump输出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不同协议如何工作.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网络的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也适用于研究网络的技术人员.

  TCP/IP Illustrated,Volume 2:The Implementation
  Author: Gary R.Wright, W.Richard Steven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Book Info: 本书完整而详细地介绍了TCP/IP协议是如何实现的.书中给出了约500个图例,15,000行实际操作的C代码,采用举例教学的方法帮助你掌握TCP/IP实现.本书不仅说明了插口API和协议族的关系以及主机实现与路由器实现的差别.还介绍了4.4BSD-Lite版的新的特点,如多播,长肥管道支持,窗口缩放,时间戳选项以及其他主题等等.读者阅读本书时,应当具备卷1中阐述的关于TCP/IP的基本知识.本书适用于希望理解TCP/TP协议如何实现的人,包括编写网络应用程序的程序员以及利用TCP/IP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员.

  TCP/IP Illstrated,Volume 3:TCP for Transactions,HTTP,NNTP,and the UNIX Domain Protocols
  Author: W.Richard Stevens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Book Info: 本书是<>的延续.主要内容包括:TCP事务协议,即T/TCP,这是对TCP的扩展,使客户-服务器事务更快,更高效和更可靠;TCP/IP应用,主要是HTTP和NNTP;UNIX域协议,这些协议提供了进程之间通信的一种手段.当客户与服务器进程在同一台主机上时,UNIX域协议通常要比TCP/IP快一倍.本书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和实现细节,并参考引用了卷2中的大量源程序.本书适用于希望理解TCP/IP如何工作的人,包括编写网络应用程序的程序员以及利用TCP/IP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员.

  作者简介:
  Gary R.Wright 研究TCP/IP多年.他是Connix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公司的基地在康涅狄格州,它提供Internet接入和咨询服务.W.Richard Stevens(1951-1999)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专家,除了<>三卷本外,他还有其他两部最为畅销的作品;<>和<>(两卷本).
—————————————————————-
34.Routing TCP/IP

  CCI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outing TCP/IP Volume 1
  Author: Jeff Doyle
  Publisher: Cisco Press; 1st edition (July 1, 1998)
  Book Info: 本书是第一本详细而又完整地介绍互联网络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IGRP)的专业书籍,堪称有关IGRP方面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和路由选择的基本知识,对TCP/IP和静态,动态路由选择技术作了一个整体的回顾.第二部分是本书的精华,这一部分详细深入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如静态路由,RIP,RIPv2,IGRP,EIGRP,OSPF,ISIS等,每一章除了对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参数详尽阐述,使读者对协议的实现原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外,还通过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该协议在Cisco路由器上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方法,使读者获取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第三部分介绍了如缺省路由,路由过滤等多种有效的路由控制工具,用来创建和管理多个IP路由选择协议的协调工作.本书不仅适合那些需要准备通过CCIE考试的考生,而且也适合任何需要完整理解TCP/IP内部路由选择协议的网络设计和工程人员阅读.本书中对协议细节的讲解和对网络实例的探讨相信会让读者获益匪浅.

  CCI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uting TCP/IP Volume 2
  Author: Jeff Doyle, Jennifer DeHaven Carroll
  Publisher: Cisco Press; 1st edition (April 11, 2001)
  Book Info: 本书深入系统地阐述了TCP/IP路由技术,内容包括几种重要的网络协议,如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4),以及相应的高级IP路由技术与应用――网络地址转换,IP组播路由技术,IPv6技术,路由器管理等.本书共分9个章节,首先介绍并讨论了主题内容的基本原理,接着是设计用来展示真实网络环境中相关概念的一系列配置范例,最后提供给读者经实践验证过的故障排除方法以解决网络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策略以及诸如组播和IPv6等更具挑战性的路由选择和实施技术.
—————————————————————-
35.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Seventh Edition
  Author: William Stallings
  Book Info: 本书是着名计算机专业作家 William Stallings 的经典着作之一,内容涉及最基本的数据通信原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及多种网络协议和应用.这一版对原有内容做了彻底的修订和重组,使新版对通信各专题的阐述更全面,更清晰.同时,新版加强了无线通信和组网,吉比特以太网,区分服务,MPLS和TCP/IP实现细节等内容.此外,本书还包括词汇表,参考文献,缩写词对照表.每章都附有习题和建议,以便读者进一步阅读.
—————————————————————-
36.Programming Pearls, 2nd Edition
  Author: Jon Bentley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 edition (September 27, 1999)
  Book Info: 如果让程序员们列出他们最喜欢的书籍,Jon Bentley的<<编程珠玑>>通常可以位于经典之列.如同珍珠来自于曾经折磨牡蛎的沙粒,程序设计的珍珠也来自曾经折磨程序员的实际问题.Bentley的珍珠建立在坚实的工程学基础上,在洞察力和创造力的王国中为那些恼人的问题提供了独特而巧妙的解决方案.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有趣而且颇具指导意义的程序,本书对众多实用程序设计技巧及基本设计原则作了清晰而机智的描述.因此,<<编程珠玑>>得到各个层次程序员的青睐并不让人感觉意外.
  为了反映当今的程序设计方法和环境,Bentley在本书中彻底更新了第一版里的大多数素材.此外,他还新增加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测试,调试和计时 2.集合表示 3.字符中问题
  对原来的所有程序都重新进行了改写,并生成了等量的新代码.您可以从本书网站(www.programmingpearls.com)获取所有程序的C或C++实现.
  Book Reviews:
  <<编程珠玑>>第一版是我职业生涯早期阅读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第一次从该书中学到的许多观点很久以后仍然使我受益匪浅.Jon在第二版中对素材进行了大量更新,这些新例子的新鲜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7.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uthor: Frederick P, Brooks,Jr.
  Publisher: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st edition (August 2, 1995)
  Book Info: IBM大型电脑之父 Fred Brooks 二十余年开发经验的汇集,远谋深虑,字字珠玑.技术之巧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本书自第一版以来,畅销二十余年不衰,是软件领域绝无仅有的必读经典.
  作者简介:
  Frederick P 曾荣获美国计算机领域最具声望的图灵奖(A.M.Turing Award)桂冠.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称赞他"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Brooks 博士是北卡罗莱纳大学 Kenan-Flagler 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被认为是"IBM 360系统之父",曾担任了360系统的项目经理,以及360操作系统项目设计阶段的经理.凭借在上述项目中的杰出贡献,Brooks博士以及Bob Evans和Erich Bloch在1985年荣获了美国国家技术奖(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Brooks博士早期曾担任IBM 公司Stretch和Harvest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师.
  Brooks 博士创立了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并在1964~1984年期间担任系主任.他还曾任职于美国国家科技局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他目前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分子模型绘图和虚拟环境设计.
----------------------------------------------------------------
38.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Author: Andrew Hunt,David Thomas
  Publisher: Addison Wesley
  Published: November 24, 1999
  Book Info: 本书直击编程阵地,穿过了日益增长的现代软件开发的规范和学术,对核心过程进行了审视----该过程采取了供需结合的工作方式和令人欣喜的可维护代码.本书包含的内容从个人责任和职业发展到保持代码的灵活性,使之易于改编和重用.
  本书由各个相对独立的章节组成,其间不乏好玩的轶事,详细的实例和有趣的对话,描述了软件开发各个方面的最好实践和主要缺陷.无论你是一个新入门的编码者,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还是负责软件项目的经理,通过每日学习这些课程,都会在个人生产力,准确率和工作满意度上有快速的增长.你所学到的技巧和开发习惯和态度将为你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长期成功奠定基础.你将成为又一Pragmatic Programmer.
----------------------------------------------------------------
39.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
  Author: Eric S. Raymond
  Publisher: Addison Wesley
  Published: October 2, 2003
  Book Info: 荣获美国Software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Award大奖作品!
  本书是作者封笔30年后历时5年创作而成,是一部难得的软件工程方面的佳作.作者首次将哲学,设计模式,工具,文化和传统结合在一起,使得UNIX成为世界上最好且最具创新意义的软件,并展示了如何将其拓展到Linux和当今的开源(open-source)运动中:通过取自最主要的开源项目中的示例,作者向UNIX和Linux编程人员展示了如何更巧妙地创建软件,使其更雅致,更灵巧,更具可重用性且具有更长的生命期
  本书主要介绍了Unix系统领域中的设计和开发哲学,思想文化体系,原则与经验,由公认的Unix编程大师,开源运动领袖人物之一Eric S.Raymond倾力多年写作而成.包括Unix设计者在内的多位领域专家也为本书贡献了宝贵的内容.本书内容涉及社群文化,软件开发设计与实现,覆盖面广,内容深邃,完全展现了作者极其深厚的经验积累和领域智慧.
----------------------------------------------------------------
40.Peopleware: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
  Author: Tom DeMarco, Timothy Lister
  Publisher: Dorset House Publishing Co
  Published: February 28, 1999
  Book Info: Tom Demarco 和Tim Lister 的"Peopleware:Productive Projects and Teams"第一版于1987 年出版,专门讨论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团队管理问题,向传统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推崇人本管理思想,给予软件工人自由和信任.和<<人月神话>>一样,该书现在已经成为软件团队管理的经典之作.1995 年,Larry Constantine 出版了一部题为"Constantine 论人件"的论文集,扩大了"人件"概念,把那些使用软件的人也包括进来.1999 年2 月,<<人件>>第二版出版,增补了8 章新内容.这些增补的内容视角更加宽广,对比较大型的组织中的团队如何运作进行了探索.
----------------------------------------------------------------
41.Computer graphics C Version 2nd ed
  Author: Donald Heam, M.Pauline Baker
  Publisher: Pearson US Imports & PHIPEs
  Published: May 24, 1996
  Book Info: 这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Foley,van Dam等是国际图形学界的着名学者,学术带头人,而且本书英文版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各国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主要教科书.本书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理想教材,是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优秀参考书.
----------------------------------------------------------------
42.Tricks of the 3D Game Programming Gurus-Advanced 3D Graphics and Rasterization
  Author: Andre LaMothe
  Book Info: 本书是着名游戏程序设计类书籍作者Andre LaMothe的畅销书.在书中随处可见许多有趣但又有一定难度的源程序.作者循循善诱地从程序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游戏开发所需的全部知识,包括Win32编程以及DirectX中所有主要组件(包括DirectDraw,DirectSound,DirectInput和DirectMusic).书中还用单独的章节详细讲授了2D图形学和光栅化技术,游戏算法,多线程编程,文本游戏和解析,人工智能(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物理建模(完全碰撞反应,动量传递和正反向运动学)及实时模拟等游戏程序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43.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Author: Alfred V. Aho, Ravi Seth, Jeffrey D. Ullman
  Publisher: Addison Wesley (January 1, 1986)
  Book Info: 本书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龙书.原因是这本书的封面上有条红色的龙.里面讲解的核心编译原理至今都没有变过,所以一直到今天,它的价值都非凡.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实际的小例子,把编译原理的大致内容罗列出来,让很多编译原理的初学者很快心里有了个底,也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理论,怎么运用这些理论.而这一点是我感觉国内的教材缺乏的东西,所以国内的教材都不是写给愿意自学的读者,总之让人看了半天,却不知道里面的东西有什么用.
----------------------------------------------------------------
44.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Author: Randal E. Bryant, David R. O'Hallaron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1st edition (August 13, 2002)
  Book Info: AMAZON五星图书,最伟大计算机科学教材之一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IEEE和ACM双院士倾力推出
  超过80所美国和世界一流大学计算机专业选用本书为教材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着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Book Reviews:
  我坚信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对教会学生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非常有帮助.
                             ----Kostas Daniilidis,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本书讲述事物的方法与众不同,但是和我想要的课程进行方式类似.
                             ----John Greiner,Rice大学
  这是一项出色的工作,是这一领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
                             ----Michael Scott,罗切斯特大学


45.The Design of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Author: Maurice J. Bach
  Publisher: Prentice Hall PTR; 1 edition (May 27, 1986)
  Book Info:一本绝对属于圣经级的老书.其内容覆盖了经典UNIX操作系统中的所有基本概念以及设计思想.阅读者最好能懂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

國學(非原創,出處丟失不詳)

引子
  所謂的“韓國最新的研究成果”
  經學之亡
  國學復興
國學名稱的起源
  國學:中國的傳統文化
  國學名詞的產生
國學的內容
國學的分科
國學派別

第一章 小學
小學名稱起源及演變
  研讀古籍的階梯
  小學名稱起源與演變
  小學別稱
文字學
  文字學涵義
  文字學的內容
  字形
訓詁學
  訓詁學涵義
  訓詁學起因
  訓詁的方法
聲韻學

第二章 校讎學
校讎學內涵
版本學
  善本
  版本源流
目錄學
  定義
  目錄之源流
  中國古代四大類書
 第三章 經學
經的定義
經的形成與發展
  經之變遷
經學興起
經學的內容
經學發展
  兩漢經學
  今文經
  今文經的發展趨勢
  古興與今衰
  魏晉南北朝經學
  東漢時期今文經學的變化
  魏晉名士風流
  隋唐經學的統一
  宋代經學 理學
    對相權威的批判
    程朱理學
    陸王心學
  清代經學
    辜鴻銘
易學
  《易》之源
  《易》之發展
  《易》如何演變成儒家經典
  《易傳》
  《周易》
  《尚書》
  《詩經》
儒家的禮
  儒家稱道的禮
  三禮
  儒家的禮治
春秋
  春秋大義
  春秋三傳
爾雅 第四章 先秦諸子
諸子百家
尊子意義
子學意義
道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主要思想
  老子與《道德經》
  莊子與《南華經》
  其他
儒家(先秦時期)
  儒的起源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孟軻
  荀子
  孟荀之不同
墨家
  儒墨不同
法家
  代表人物
  起源
  派別
  管子
  商鞅與《商君書》
  《申子》
  《慎子》
  韓非子
名家
縱橫家
陰陽家
  大九洲之說
  終紿五德
  自然觀
  歷史觀
  政治倫理
雜家
農家
第五章 史學
概說
  史官之設置
  史之價值
  史之區分
  三長
  六家
史之分類
  編年體
  紀事本末體
  政制史
  學術史
  紀傳體
史記
  《史記》殘闕
  《史記》注釋
漢書
  修撰者
  修撰動機
  紀事年代
  內容
  《漢書》剽竊之譏
後漢書
  修撰者
  修撰經過
  年代
  內容
三國志
  修撰者
  紀事年代
  內容
  正統問題
晉書
  主撰
  修撰經過
  紀事年代及內容
  晉書特點
宋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宋書特點
齊書
  名稱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齊書特點
梁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陳書
  修撰者
  經過
  特點
魏書
  名稱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缺點
北齊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缺點
周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南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北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隋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舊唐書
  名稱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新唐書
  內容
  特點
舊五代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
  內容
  傳本
新五代史
  修撰者
  內容
  特點 宋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及內容
  特點
  缺點
遼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缺點
金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優點
元史
  主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資料
  缺點
新元史
  修撰者
  修撰經過
  內容
  取材
  成就
明史
  主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特點
二十四史
  編年體:《竹書紀年》
  編年體:《資治通鑒》
  紀事本末體
  通鑒紀事本末
  其它紀事本末體史書
  政制史〈通典〉
  通志
  十通
  學術史
宋元學案
  修撰者
  經過
  價值
明儒學案
  修撰者
  內容
  價值
清儒學案
  修撰者
  態度
  取材

==========================
引子

所謂的“韓國最新的研究成果”
– 孔子為韓國後裔
– 姚明有韓國血統
– 佛祖有韓國血統
對以上“學術”成果,一個儒者會怎麼看。
經學之亡
   1906年9月2日,光緒帝頒佈上諭:廢除科考(後果)
– 自隋朝設立的文官選拔制度就此消亡。
– 維繫儒家價值體系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就此消亡。
– 儒家價值體系最高形式的載體經學,在新式學堂中失去了主導地位。
1912年1月19日,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
1912年5月,第二道令:廢止師範、中、小學讀經科 。 7月,蔡又在全國第一屆教育會議上提出:各級學校不應祭孔 。
1919年,全國教育聯合會+國語統一籌備會議,推動國語運動, 配合新文化運動,掀起了強大的語言文字改革運動,改文言文為 白話文 。
1920年,教育部接受胡適:學校國文課本改為語體文。
(後果)– 不讀《十三經》,看不懂古文
國學復興
2004年7月,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在海外 建立100所孔子學院“ 。 2005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掛牌授課 。
2005年11月,北大哲學系“乾元國學教室”開辦國學班,學員 為40多老闆、行長、政府官員。 2006年8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宣佈開辦“精英國學班” 。
2006年10月,清華大學開辦“中華文化精髓與現代企業謀略高 級研修(上海)班 。
2005年,蘇州菊齋私塾開館,掛孔子像 。
2006年,武漢出現首家蒙童學館,湖南平江、江西南昌、江蘇 徐州、重慶等地出現許多現代私塾。
2006年7月,上海出現全日制私塾孟母堂。
2008年8月8日,京奧開幕式三千弟子誦《論語》。
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 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故不足以立國矣, 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 亡而國仍力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 即將影響國家之存亡。

==========================

國學名稱的起源

國學:中國的傳統文化

包括文字學、經學、史學(章氏持此論) 。 即“中國學術”之省稱,一般指清中晚葉以前中國所固有的各類學術系統總稱,及其後中國及 世界研究中國傳統學術(以文、史、哲為主) 的學術,以別于“西學”。

別稱 別稱 中學 國粹 國故 國故學 舊學 漢學

國學名詞的產生

國學名詞的產生 , 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義和團運動後,士人研究西學之風日盛,各種翻譯、哲學、倫理、政治等有 義和團運動後,士人研究西學之風日盛,各種翻譯、哲學、倫理、 異於舊有學說者, 新學“ 異於舊有學說者,為”新學“ 。

1901年 梁氏在《中國史敘論》中提到“國粹” 。

1902年,梁氏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以保護國粹為主義。

1902年 梁氏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 以保護國粹為主義。

1906年9月章太炎在日本發起“國學講習會”,不久成立國學振起社

1906年 月章太炎在日本發起“國學講習會” 。

1907年,劉師培、鄧實、章太炎等人創辦《國粹學報》

1907年 劉師培、鄧實、章太炎等人創辦《國粹學報》 。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四大名師入駐講學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

國學的內容

– 中國固有學術內容:

義理——哲學 哲學 義理 考據——史學 考據 史學 詞章——文學 詞章 文學 經世——應用科學 經世 應用科學

– 作為一門研究學術,其研究成果 作為一門研究學術,

國學的分科

四部

經 史 子 集

四門

義理(經、子、玄、佛、哲) 考據(考證學、小學、校讎學) 詞章(詩、古文及賦、詞、曲等,後世的小說) 經世(政治、經濟、社會、兵、工、商、醫等)

國學派別

按學術思想分 按研究類別 經學

學術思想派別: 道、儒、法、墨、名、陰陽、縱橫、 農、兵、雜等

研究派別: 考據、義理、詞章 經學方面: 古文派、今文派

藏書之災

1)秦始皇焚書,只留秦紀者及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2) 西漢末年,赤眉入京以火燒書

3) 東漢末年,董卓挾獻帝遷都,書籍損失很多,後李、郭又鬧 而燒之

4) 西晉末年,五胡之亂,劉聰入京心火燒書

5) 五胡亂華時,書籍隨人南下,梁武帝末年,侯景進京,秘書 省被燒,梁元帝打敗侯景,集文殿及民間書籍七萬本,運往江陵。 周兵南下,元帝以書圍身,一火而燼。

6) 隋文、煬帝皆好書,煬帝南游時,挾書前往,宇文化及廣陵 兵起,損失不少。

7) 安史之亂,書又被毀

8) 唐僖宗年間,黃巢之亂

9) 宋欽宗時,金人入侵,書再被損

10)元兵南下,書又被損。

附錄材料

國學之本體(章太炎): 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 。 歷史非小說傳奇 。

治國學之方法:辨書籍之真偽 。

通小學:通音韻——音韻學、明訓詁——爾雅、 辨形體——說文 。 明地理 。 知古今人情的變遷 。 辨文學應用

蒙學常見書目: 。 千家詩 。 三字經 。 百家姓 。 千字文 。 五字鑒 。 幼學瓊林 。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 龍文鞭影 。 增廣賢文 。 唐詩三百首

附錄材料——國學大家

國學大家:康有為、梁啟超、辜鴻銘、章太炎、蔡元培、胡 適、王國維、魯迅、陳寅恪、顧頡剛、梁漱溟、馮友蘭、錢穆等 。

五十人版國學大家:俞樾、孫詒讓、楊守敬、王先謙、劉師 培、嚴複、沈曾植、王國維、辜鴻銘、廖平、黃侃、章太炎、魯 迅、錢玄同、吳梅、羅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餘嘉錫、 柳詒徵、呂思勉、胡適、湯用彤、陳夢家、馬一浮、熊十力、張 君勱、蒙文通、陳寅恪、範文瀾、陳垣、郭沫若、唐君毅、顧頡 剛、吳宓、趙元任、徐複觀、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燾、梁 漱溟、錢穆、馮友蘭、任中敏、牟宗三、錢鍾書、梁啟超、康有 為。

清華四大家: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教授中的 教授)

國學大師之康有為

– 1858年3月19日,生於南海縣,自幼遍投名師,通讀 先秦諸子典籍,少有霸氣,志在創立新教。學理三年後,入深山,常產生幻覺,自以為聖人,為天下蒼生而哭。 – 1879年,遊學香港,佩西人治國有法度,於是開始閱讀 西方著作,返家後,以新眼光研究“公羊” –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 自比孔子,字長素(長於素王),弟子稱呼他為教主、南海 聖人,他稱弟子陳千秋為超回、梁啟超為軼賜、麥孟華為駕 孟、韓文舉為乘參 。

==========================
第一章 小學

小學名稱起源及演變      

研讀古籍的階梯

古書中的許多文字,現在已不通用 所代表的古代語言,已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古書多為輾轉手抄或翻印,錯誤顛倒脫漏,在所難免 戴東原雲: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 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有漸。

小學名稱起源與演變

研究古代語文之學,自漢以降,稱為小學。其意有演變: 漢以後,小學成為考究文字的源流的大學問。 。 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 六書。漢代以前,用小學來代表一種課程——六書,教兒童識 字的課程。文字學者,為古代孩童啟蒙之學,故稱為小學。

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小學一類的書有:《倉頡》、《凡 將》、《別字》、《急就》 。 清代修《四庫全書》,將小學分為訓詁、字書、韻書三種。

小學別稱

語文、文字學、語言學 。

文字學

文字學涵義

文:鄭樵:獨體為文(日月) 。

字:鄭樵:合體為字 (江河),《說文解字》:倉頡 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 謂之字 。

文字學:研究形體、讀音、詞義的來源、結構、變遷的 系統知識,包括字形、字音、字義三方面的知識 。 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 先以六書。班固《漢書·藝文志》雲:古者八歲入小學, 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漢代以前,用小學來 代表一種課程——六書,教兒童識字的課程。文字學者, 為古代孩童啟蒙之學,故稱為小學。

文字學的內容:

字形:即狹義的文字學 。

字音:聲韻學 。

字義:訓詁學

字形

漢字六書

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一二三刃本中 末 )。

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山水門手足目米)。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婆娑園圃聞 問 )。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苗炙絞祭 )。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顛頂、稿稈、 謀謨)。一意幾字 。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來能剪 )。

漢字字形的演變

    古文 。 籀文(大篆) 。 小篆 。 隸書(秦篆、漢篆) 。 草書(章草 ) 。 楷書(八分書) 。 飛白 。 (真書)楷書 。 行書

漢字字形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幾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 行書、草書 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

甲骨文

寫在龜甲、骨頭上的文字。

金文

記錄於各種青銅、鐵器等金屬用具上的文字。

大篆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傳說周宣王的 史官史籀 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 史籀 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 文”。大篆 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 大篆 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 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秦篆

為秦朝丞相李斯 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準字 李斯 體。小篆的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 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

隸書

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 的筆劃,從無角變成有角。到了西漢, 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 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磔:用筆 向右下斜 )更加明顯。

楷書

又名真書、正書、今隸。這種字體一直 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體 。 唐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

行書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 種書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 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

草書

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 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于章 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 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 “一筆書”。

訓詁學

訓詁學涵義

訓:許慎《說文解字》雲:“訓,說教也。”段玉裁 注曰:“說教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

詁:許慎《說文解字》雲:“詁,訓故也。” 段 玉裁注曰:“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 詁。”

訓詁學:對古代語言、方言、難詞等作出條理性解釋的系統知識

訓詁學起因

    – 通古今 – 兼四方 – 釋疑義

訓詁學所需知識:文字學 。 聲韻學 。

訓詁的方法

– 形訓:於形得義:見字之形,得字之義,如,日、本、武等 – 凡某之屬皆從某,如《說文·木部》收四百一十九字,皆木之屬。 – 凡物之盛者,多三合其文,如《說文》雲:“磊,眾石兒。”

– 聲訓:聲音關係之假借。如,不亦說乎?“說”為“悅”之假借,同以 “競”為聲母。

– 義訓 – 本字為訓:如,《易·序卦》:“蒙者,蒙也”

– 異字為訓:《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鄭箋雲:“碩,大也。”

– 相反為訓:《論語》雲:“予有亂臣十人。”亂臣即治臣。

– 兩字為互訓:《爾雅·釋宮》雲:“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 以今制釋古制:《左傳·僖公二十八》注:“大夫,治獄官也。”

– 以雅言釋方言:揚雄《方言》雲:“期侈,離也。”郭璞注雲:“齊陳 曰斯侈。”

聲韻學

研究發音為聲、收音為韻的原理,以及聲之分類、 韻之分部方面的學問,進而探討古今、地方發音 之不同,進行統一的解釋的系統知識。

聲韻學研究的分期: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 近代音、 現代音 。

重要工具:古韻研究最為重要為工具書為《廣韻》,清代有:顧炎武《音學五書》、江永《古 韻標準》、段玉裁《六書音韻表》、戴震《聲類 表》孔廣森《詩言類》、黃季剛《音略》等。

第二章 校讎學

校讎學內涵

包括版本學、校勘學、辨偽學、輯佚學等。

版本學

用來研究各種書籍的寫本、刊本、稿 本、批校本的傳抄源流和雕版源流,優劣對比, 以及紙墨、款式、字體、印記、裝潢等等的學術。

善本

清藏書家所指出書目,多以明世宗嘉靖 為界。宋元刻本,多為善本。明神宗萬曆以後, 亦見嚴格。至於明代,應當看是否經過精校。

標準:足、精、舊 。

版本源流:

版本之辨別

版式:版框、版心、魚尾、象鼻、口、 界行

字體:宋版字體,瘦者學歐柳、肥者學 顏體 。

墨:宋刻書,墨色香談 。

紙張:宋刻書紙張堅而密,元版則松而粗。

版本之功用

刊刻:刻書,必須選擇最佳、最正確之 版本。

校讎:劉向校書,即取許多版本互校。 有中書、外書、太常書、太史書、臣向書、臣某書……

典藏:典藏書籍,必分抄本、刻本。刻 本又辨宋刻、元刻、明刻、清刻,以免 善劣雜置。

目錄學

定義

依照群書之類別、性質、編定其次序,並標明其名稱、作 者、冊數、出版時間、地點,以便讀者之需要,此一學術稱為目 錄學 。

目錄之源流

– 西漢成帝時,使謁者收集天下書籍,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 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成,劉向即 “條其篇目,撮其旨意”,錄而奏之,稱為《別錄》。向卒,哀帝複使其 子侍中奉車都尉劉歆卒父業,歆總群書而奏其《七略》(《輯略》、《六 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 略》)。

–魏秘書郎鄭默整理書籍,作《中經》(宮中藏書目錄) – 西晉武帝秘書監荀勖與張華整理宮廷之書,又得汲郡古文竹書,編《中經新簿》(分類為:甲、乙、丙、丁) – 唐魏徽、長孫無忌編《隋書·經籍志》,史稱“經史子集”四部。 – 清乾隆三十七年編《四庫全書》,四分法日臻完備 – 十進位分類法 – 中圖法、科圖法、人大法

中國古代四大類書

《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奉敕撰。 太平御覽系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李昉等 14人編纂,至八年完成,原名太平類編,旋因趙光 義欲每天閱讀此部書,故易名為太平御覽。全書分 為天、時序、地、皇王、偏霸、皇親、卅郡、居處、 封建等55部,部下分目。每個子目下之資料,系輯 錄自北齊《修文殿御覽》、唐《藝文類聚》、《文 思博要》等類書,此些類書今僅藝文類聚尚存。後 人可利用太平御覽所引經史,以訂正今本之謬誤。 故「存古訂偽」為御覽之最大功用。

《冊府元龜》

(明)李嗣京等重訂 為宋代王欽若、楊億等奉敕撰,歷時八年完成。所 謂「冊府」,即古代帝王藏書冊之府,「元龜」即「龜 鑒」之義,故冊府元龜系從歷代帝王藏書冊之府中,擷 取精義,分門別類,使歷代帝王將相、士大夫之嘉言懿 行,可供君臣治國行事之典範,故初名《歷代君臣事 跡》,後賜名冊府元龜。此書取材嚴謹,僅及經傳子史, 不錄野史、小說、雜書、家傳。此書優點為保存了豐富 的史料,尤其所引正史多為北宋以前古本,可以校補現 存史書之不足與缺乏。但此書編纂人手眾多,故亦出現 徵引資料錯誤、遺漏或互相矛盾之處,且所引書籍未注 出處,不便尋檢原文,是為其缺點。

《文苑英華》

    宋太宗時李昉 、宋白、徐鉉等編 。 大型詩文總集。宋太宗時李昉 、宋白、徐鉉等編。 1000卷。選 材時限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作者近2200 人。作品近 2萬篇,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分賦、詩等38類,各 類中又分為若干門目,比《文選》分目更繁瑣。此書選錄有濫、 缺之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曾指出它所收的唐賦“陳陳相 因”,但所輯文獻相當豐富。宋初文集的印本很少,此書所收唐 人作品,有的全卷收入,有的原集後來失傳,給後人的賞鑒、輯 佚、校勘、考訂等工作提供了資料。 。 《文苑英華》于南宋孝宗時周必大、胡柯、彭叔夏 校訂後刊行, 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宋甯宗、明世宗時曾重刻。1966年,中華書 局用宋刊殘本140卷、明刊本860卷影印,校正了原書的一些錯誤。 同時,還收入彭叔夏的 《文苑英華辨證》10卷和勞格的《文苑英 華辨證拾遺》。

《全唐文》

  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 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 清仁宗以內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 例未協,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 士董誥任總裁。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 (1814)成書,共計1000卷。首先是搜采十分浩 博。其次是考證校勘較為精密。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初名

初名《文獻大成》,明永樂元年 (1403年)七月,明成 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 型類書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 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詔命 大學士解縉等人要編修一部巨著,以傳後世。 並且他親自制定了氣勢宏偉的編纂宗旨,“凡 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 陰陽、醫蔔、僧道、技義之言,不一書,毋浩 繁”。 大學士解縉帶領100多人,夜以繼日,一年後 完成,明成祖賜書名為《文獻大成》。 明成祖朱棣並不滿意,認為內容太過單薄,沒 有按照他的意願包羅天下的書籍。

增派人手,召集朝野文士,宿學高儒約三千人重新編修。 允許編纂者們調用皇家圖書館文淵閣中的全部藏書,還派人到各地搜采圖書。歷時六年,在明朝永樂六年,即西元 1408年,書終於編好了,明成祖朱棣非常滿意,特將其 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全書共22937卷,分裝成11095冊,光是目 錄就長達60卷,總字數約3億7千萬字。 。《永樂大典》彙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種古 書典籍,除了著名的經史子集,還有哲學、文學、歷史、 地理、宗教、醫蔔等各類著作,包羅萬象,是中國歷史上 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它比著名的《不列顛百科全書》成 書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樂大典》命運

 《永樂大典》於永樂六年編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淵閣。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也將《永樂大典》帶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宮內的文淵閣。《永樂大典》成書以後一直只供皇帝一人翻閱,其他人在沒有皇帝的授權前,是無權翻閱的。嘉靖皇帝是一個性格偏執的人,荒誕自大昏庸,然而他卻視《永樂大典》為至寶,甚至在他的書幾上經常擺放 幾冊《永樂大典》。明朝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決定:重新抄錄一部 《永樂大典》,以防不測。

 歷時六年,西元1567年4月,副本抄錄完畢。重錄的《永樂大典》的格式、裝幀與原本一般無二。正本珍藏在文淵閣,副本珍藏在皇史宬內 。明末文淵閣焚於戰火,《永樂大典》正本從此下落不明。清朝乾隆年間,為編修《四庫全書》,朝廷要用 《永樂大典》作參考,而此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永樂大典》竟然缺失了2400多卷,共計1000 多冊。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入京,洗劫了藏于清翰林院的《永樂大典》, 有相當部分被劫運到了英國,後藏于大英圖書館。 清朝光緒二十年,即西元1894年,一萬多冊的《永樂大典》已僅 存八百餘冊。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永樂大典〉再次遭遇劫難。八國 聯軍用質地厚實的《永樂大典》代替磚塊,修築防禦工事 。占 北京後對《永樂大典》肆意搶掠,作為戰利品;由於《永樂大典》 質地堅硬,甚至用它來墊馬槽,或作為“上馬石”。八國聯軍退,清政府收拾殘局,清理出殘存的〈永樂大典〉僅剩 下60多冊。 。 到1959年為止,收集到《永樂大典》原本兩百一十五冊,加上複 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今天國內所倖存者有1960年中華書 局影印的《永樂大典》730卷,加上後來從世界各地徵集的65卷, 共計795卷。

  散落在10多個國家的30多個單位,大約400冊。單位有: 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臺灣中 央圖書館、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 東洋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 附屬圖書館、日本三理圖書館、日本靜培堂文庫、日本斯 道文訓、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日本武田長兵衛、日本石 黑傳六、日本小川廣己、英國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圖書 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英國劍橋大學、英國馬 登、德國漢堡大學圖書館、德國科隆大學圖書館、德國柏 林人種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 美國康奈大學、美國波士頓圖書館、越南河內法國遠東學 院、韓國舊京李王職文庫等。中國國家圖書館擁有221冊 (包括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60冊),居世界收藏之首。

《永樂大典》貢獻

    規模之大、無與倫比 。 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 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 《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非常科學,有點類似於今天字典的拼音 檢字法 。 《永樂大典》還收錄了許多後世已經殘缺或佚失的珍貴書籍,如 《薛仁貴征遼事略》、宋本《水經注》等,其所徵引的材料,都 是完整地抄錄原文,因而許多寶貴的文獻能保存其原貌,人們稱 《永樂大典》為“輯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笈的寶庫” 。 《永樂大典》不僅篇幅巨大,收集廣泛,而且繕寫工整,書中的 文字全部用毛筆以楷書寫成,每半頁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 成雙行,每行28個字;《永樂大典》中還有許多精緻的插圖,山 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繪製圖形,形態逼真,書為硬裱書面,由粗黃布包著,典雅莊重,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罕見的珍品。

四庫全書(該書收編作品多被篡改,以圖政治綁架道統)

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 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 一部叢書。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 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 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 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 “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 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底本來源

    內府藏書 清廷官修書 從各地徵集的圖書 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

   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 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 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這類著作共有 6793種、93551卷,比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多出將近一倍。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 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接著又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貯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 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北四閣”。從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 部,分貯江南文宗閣,文匯閣和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 謂“南三閣”。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 。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還編了《四庫全書薈 要》、《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四庫全書考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等

《四庫全書》不足之處

   重視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輕視科技著作。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 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除了農家、 醫家和天文演算法類收錄少數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 作是不收錄的。不收戲劇著作和章回小說 。 圖書正文或有刪節或挖改 。 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也就是寓禁於征的過程,也 就是大興文字獄的過程。在長達10餘年的修書過程中,禁毀圖書3100多種、15萬部以上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胡虜”、“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 於是《四庫全書》館臣把它改為“壯志饑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四庫全書》命運

   文源閣(圓明園)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 時被焚毀 。 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 。 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 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鈔,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復後 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一次大規模修補,目前大 部分內容已經恢復。殘缺的文瀾閣本藏於浙江省圖書館。 。 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現藏台 北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 。 文溯閣(瀋陽故宮)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現藏甘肅省 圖書館 。 避暑山莊文津閣本於1950年代由中國政府下令調撥到中國國家 圖書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書保存的版本。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經部 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 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 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 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 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 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遊 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 10 2 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 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 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 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 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 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 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 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 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 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 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四庫藏址

    文淵閣本 、皇宮(臺灣故宮博物院) 文津閣本 、避暑山莊 北京圖書館 文源閣本、圓明園 (無) 文溯閣本、瀋陽故宮(甘肅圖書館) 文瀾閣本 、杭州孤山聖因寺 (浙江省圖書館 ) 文匯閣本、揚州天寧寺 (無) 文宗閣本、鎮江金山寺(無)

==========================

第三章 經學

概說 經的定義 經的形成與發展 經學興起 經學研究內容 經常發展

經的定義

經:織從絲也——許慎《說文解字》;經者編絲屬之 稱——章太炎《國故論衡》。編竹簡木牘的繩子謂之經。清章學誠認為,在古代並非尊稱,到了後儒,因尊崇聖 人,不敢冒犯,始以經為尊。

《毛詩》:橫從其畝是也……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 五常六藝,謂之天地常經。 。 班固《藝文志》把六經作為六藝,用意是六經為古代官 書,是諸子百家的學術淵源,非儒家所能私有。 。 班固《白虎通》: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 。 張華《博物志》:聖人製作為經 。 定義:“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 規範的教條,一般指儒家典籍,即儒學十三經。

經的形成與發展

從祝與巫到學術 。 藏史整理、保存與傳習(教之國子),學在官府 。 禮壞樂崩,禮失求之于野(周禮之不古,史官世家地位的變化) 。 春秋末期,孔子政治實踐失敗後,返魯整理上古三代流 傳文獻,形成了六經(書、詩、禮、樂、易、春秋) 。 編輯了《書》、刪定了《詩》、編訂了《禮》《樂》、 作為《易》的一部分,據魯史創作《春秋》——《史 記·孔子世家》 。 孔子傳于弟子,自此,儒生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家思想, 至春秋末期,六經被公認為寶典。

經之變遷

四經:《詩》、《書》、《禮》、《樂》——《管子·戒篇》。

五經:《詩》、《書》、《易》、《禮》、《春秋》——揚雄《法言》、 《漢書·武帝紀》:武帝設五經博士。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詔諸儒正 定五經,刊之石碑,樹之太學。

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丘治六經 《莊子·天運》 。

七經:《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 —《後漢書·張純傳》 。

九經:《易》、《詩》、《書》、三《禮》、三《傳》——唐玄宗開元八年, 國子司業李元璀奏定以九經取士 。

十經:《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南朝 宋設國子助教十人,分掌十經。

十二經:《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孝 經》、《爾雅》——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後),石刻十二經於太學。

十三經: 《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南宋時刻《十三經注疏》

   《易》外層神秘,是占卜之書,內蘊至弘至深哲理 《詩》 “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書》上古歷史檔彙編 《周禮》主要彙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期各國制度 《儀禮》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 《禮記》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彙編。 《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經形成的著作 《左傳》重在史事的陳述《公羊傳》、《谷梁傳》重在論議。 《論語》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錄 《孝經》論述孝道的專著 《孟子》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 《爾雅》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十三經》內容極為寬博,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它典 籍所無法比擬的,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治國平天下 的方針大計、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 向,皆依從儒家經典。

經學興起

   《漢書·倪寬傳》:(寬)見上,語經學,上悅之。 。 經學:中國歷代訓解和闡發儒家經典的學問,研究經籍中義理之學術稱經 學。 。 戰國時代,發揚孔學者為孟子與荀子。孟子是傳道之儒,尊德性,倡“性 善”開儒家人性論的先河,開後世的“宋學”一派;荀子是傳經之儒,對 西漢經學影響至大,發展出後世的“漢學”一派。先秦時代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經學思想體系,更沒在政治思想、官學上取得 的絕對統治地位。 。 秦設博士官,圖書及學術集中于咸陽,秦亡後,項羽焚咸陽,先秦典籍消 失,六經僅存《易》 。 文、景時期,展開大量獻書和古籍收集工作,年長秦博士及其他儒生,口 述默誦遭焚經典,或秦時隱藏的典籍重新使出,使之傳世。 。 文字、傳述方式、解釋體系的不同,產生了不同學派,後世統稱為“今文 經” 。 古文經的出現:景帝末年魯恭王壞孔宅,得古經;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 從民間收大批古籍(《周官》);漢宣帝河間女子獻《尚書》 。 武帝設五經博士,漢代儒生們以傳習、解釋五經為主業,經學正式誕生

經學的內容

經學研究的工作,在於對不可更動的經書文本加以注疏 。 注:對經書文字的意義加以解釋 。 疏:有些注太簡單,或年代久遠,後人為注再作解釋, 稱為疏 。 解、考證、集解、正義等,都是對經書的一字一句詳加 研究,以期闡發經之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經書的內容包括解釋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規範、生活 準則及正當性的來源,但難以理解又充滿爭議,研究經 書成為漢代以來最為重要為學術活動 。 武帝對經學的獎勵推行,通曉經書的人獲取禮遇,東漢 時:“遺子金滿贏,不如教子一經” 。 政權——法統、文化價值——聖統、學術詮釋——道統

經學發展

先秦前經學時代 兩漢經學 魏晉南北朝經學 隋唐經學 宋學 明經學 清代經學 民國以後經學

兩漢經學:武帝立五經博士,每一經都置若干博士,博士與其弟子傳習經書,分成若干“師說”,五經博士共七家。東漢光武帝時,十四家博士 《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有歐陽、大、小 夏侯,《詩》有齊、魯、韓,《禮》有大小戴,《春秋》 有嚴、顏二家——《後漢書·儒林列傳》 。

今文經:微言大義地闡明孔子思想、繼承和發揚儒學, 認為《春秋》孔子為萬世立法的“元經”,主流為“春 秋公羊學”。

– 董仲舒:為大一統提供完整的理論體系公羊大師

– 公孫弘:公羊學理論運用于現實政治中的政治家

今文經的發展趨勢

– 讖緯氾濫、經學神化:公羊學中災異、符瑞、天人感應的闡 發+朝堂提倡 – 繼承較多原始儒學色彩,理論內在地包含對現實的批判,為 朝政不喜

– 西漢中其民間興起古文經

   西漢中後期在民間發現的古書 。 文字篇章差異、經書的解釋、治學方法都不同

– 今:孔子為“為漢制法”的素王;古:古典文獻的整理保存者,述而不作、 信面好古的先師

– 今:六經皆為孔子所作,其政治思想所托,微言大義;古:六經為上古三 代文化典章制度與聖君賢相政治格言的記錄

– 今:重微言大義;古:重對經文本義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闡明 – 今:關注的重點在於政治哲學與歷史哲學;古:關注的重心在於歷史史料

古興與今衰

西漢後期設《春秋谷梁傳》博士 王莽時,劉歆力推古文經學,新朝時立為博士 東漢時古文雖沒有被告立為博士,但是民間影響日盛 今文經發展日趨繁瑣+師法、家法束縛+與讖緯糾纏過多,影響朝堂穩定 東漢古文經學大師:許慎、馬融、盧植、賈逵等,弟子眾多,今文經學: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 – 東漢初年白虎觀會議《白虎通》 – 東漢末年,古文經學集大成者鄭玄,網羅眾家、遍注群經,合古今而自成 一家,古今文經學之爭終結

魏晉南北朝經學

東漢時期今文經學的變化

天人感應與災異說 東漢讖緯之說的風行 今文經學神學化 曹魏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儒家的經術對於讀書人登上仕途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

    – 西晉以後,家世出身成為仕進的唯一依據 – 漢代經學中的今、古文之爭在政治上變得無意義“西 晉末年,今文經著作幾乎全部散失,只有古文著作還有所保存。”

魏晉名士風流

社會長期動亂,悲觀厭世思想大盛(文人、士大夫) 。 名士風流講究出身門第 誇耀容貌儀止 標榜虛無玄遠清談 糅合老莊的道家虛無思想同儒家的名教

   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用自己的言行、詩文、藝術是自己的人生藝術化。外在特點是:穎悟、曠達、真率

    – 精神世界的純淨,無視功名利祿和富貴,內心曠達,形跡放浪 – 劉伶,縱酒佯狂,經常是抬棺狂飲,且身上一絲不掛於屋中,人見均嗤之,他卻 反唇相譏:“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你們幹嗎要鑽到我褲襠裡來呢? 這些名士們為求長生而煉丹服藥,穿衣喜寬袍大袖且經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 “捫虱而談”,在當時是件很高雅的舉動。

《玄思風流》玄學

   玄學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東漢末至兩晉是兩百多年的亂世,正統儒家名教之學失 去魅力,士大夫對兩漢經學的繁瑣及三綱五常的陳詞濫 調普遍感到厭倦,於是轉而尋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學論 辯。立言與行事: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玄 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 論問題。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可通稱之為玄學。 。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等。

玄學分期

正始時期:何晏、王弼提出“名教出於道家”說,治理 社會要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本,以儒家的名教為末。

竹林時期:阮籍、嵇康為竹林七賢之首領,其學有“竹 林玄學”之稱。他們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強烈反 對儒家的名教,駁斥何、王二人之“貴無論”。 。 元康時期:向秀、郭象、裴頠等則認為萬物皆是自然而 生,主張“名教即自然”,則名教亦是萬物之一。 玄學主要涉及有與無、生與死、動與靜、名教與自然、聖 人有情或無情、聲有無哀樂、言能否盡意等形而上的問 題。在正統士大夫看來,諸如此類清談都與國計生民無 關,因此有”清談誤國”的說法。

   南北朝時期:有南學、北學之分 。 北朝儒生比較多地保留東漢的學風,注重講究儒學經義,受老莊思想影響較少, 學風也比較樸實 。 南朝更多地繼承了魏晉的學風,用老莊虛無玄遠的思想來改造儒家的經義比較突出,因此更注意文辭,學風比較虛浮。

隋唐經學的統一

   經學被迫發生改變:佛教傳入中國、道教興起,對經學 產生了極大的衝擊。隋唐時期,佛道與經學形成了相互 對峙、爭雄的局面。隋唐國家的統一,根除:經學多門、師法各異、章句繁 雜的狀況 。 選舉制度方面:唐朝確立了自願報名、分科考試、擇優 錄取的科舉取士做法。科舉制度中,考試經書已是重要的內容,這就需要讀書 人能有統一的經書課本 . 。 唐朝政府在各地廣泛設置學校,發展儒學,而且大量征 用天下儒士做學官。唐初命孔穎達等修《五經正義》。

宋代經學 理學   

對相權威的批判   

– 唐代:應付科舉考試而學經,墨守正義的定論,不敢 有所突破 .

– 重振儒學 :柳宗元清算儒學中的神學迷信思想,以 ‘天人不相預’觀點批判儒學中的‘天人感應’論; 韓愈繼承孔孟道統,貶斥佛、道來加強儒學的正統地位。由於韓愈的提倡,孟子的地位大為提高,開始成 為孔子儒學的正統繼承人

– 宋代:反對、懷疑前賢:司馬光 、歐陽修 、陸游等 形成強大的疑古思潮

  宋代理學推翻了漢唐經學的舊權威,樹立了新的權威。

程朱理學

宋代理學重儒家經典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四書。朱熹的《四書集注》曆宋元明清,成為‘欽定’的開科取 士經典,其地位超過《五經》。宋明以後以《四書》為主體的經 學是經學發展的新階段,成‘新經學’。新經學以儒家思想為主 體,‘不越于孔孟’而又出入佛老。以儒學為宗,吸收佛、道, 將天理、仁政、人倫、人欲內在統一起來,使儒學走向政治哲學 化。 。 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 。 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 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基本觀點包括:理一元論:理(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 理一分殊:萬事萬物各有一理,此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 為理一; 存天理、滅人欲,天理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體現 “三綱五常”。“人欲” 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範的行為,與天理相對立。

陸王心學

由張載氣學、周邵象數學,到程朱理學,再到陸王心學, 構成宋明理學逐步發展演變全過程。陸九淵(象山)、 王守仁 (陽明) 。 程朱理學將理(道德倫理規範)變成了絕對的權威,而 人作為道德實踐主體的能動性,遭到忽略。陸王心學主 要強調人的本心作為道德主體,自身就決定道德法則和 倫理規範。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 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 。 理也就是心之條理,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 發之于朋友則為信。 。 朱陸鵝湖之會 。王陽明“立德、立言、立功”

陸象山之學,與當時流行的,由朱子所弘揚並加以提倡 的伊洛之學,有很大不同,由學者呂祖謙出面,邀陸象 山與朱子相會於江西鉛山縣城東南的鵝湖,欲使兩家學 術會歸於一。史稱“鵝湖之會”。但討論的結果不僅未 能達到會歸的目的,反而使兩派的學術分歧更加明顯。 朱子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邀陸象山做學術演講。象山 以《論語》“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為題,直指學 者之痼,致使聞者無不汗顏。朱陸在學術爭論中所表現 出的相互尊重、包容的品格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堪為今 日的中國學界效法。 。 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古人將“立德、立言、立 功”視為可彪炳史冊的“三不朽”事業,王陽明則是中 國古代少有的將這三者合於一身的儒家人物。從立德上 看,陽明同那些真誠的道學家一樣,是一個身體力行的 道德家,雖命運多舛,但終不移其志;從立言上看,陽 明為“破心中賊”,而綜合和發展了朱陸的學說;從立 功上看,陽明由科舉登第而進入仕途,他通曉兵法,善 於用兵,屢平少數民族起義和王室的叛亂,建立起他所 謂的“破山中賊”的功績。

清代經學

理學末流空談心性,不切實際,明清之際,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提出經世致用的主張,反對空談,提倡通經致用。”清代經學出現復古趨勢,大力批判宋學。

    學術自身發展由盛而出新 明國家顛覆,遺民逸老,抱故國之感,氣力無所放泄 宋明理學在明、清時代,已經成為僵化、虛偽的教條 宋學是注重對儒家經典義理的闡發,在治學方法上以 思辯為主,清人認為其空疏 – 漢學是注重對文本與字句的考證,在治學方法上以考 證為主

辜鴻銘

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 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 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 言,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 《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 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 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主張東方文明救世、宣揚中華文明、保皇守舊。
==========================

易學

《易》之源

– 卜術,龜、牛,兆象一百二十體,每體有十條“頌”辭 – 蓍草,八卦,《易》取其簡易之意 – (筮短龜長) – 河出圖、洛出書的傳說 – 六十四卦的產生(由下至上排列) – 頌辭收集整理,產生〈易〉書(古代巫官也是史官,是知識權威) – 卦名、卦象、卦辭、爻辭(筮官的占筮紀錄) 。 《易》之別篇 – 周易、連山、歸藏 。

《易》之發展

– 巫術的大發展,+陰陽+五行,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 哲學的起源,儒道等對其進行解釋,作傳(繫辭),儒生“善易不占”

八卦

    乾代表天, 坤代表地, 坎代表水, 離代表火, 震代表雷, 艮代表山, 巽代表風, 兌代表沼澤。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 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 缺,巽下斷。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 四,巽五,坎六,艮七, 坤八。

《易》如何演變成儒家經典

   人更三聖、世曆三古: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傳 孔子不講:怪、力、亂、神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教《書》《詩》《春秋》,未傳《易》 戰國末,陰陽學說、道家學說盛行,儒家受其影響,始研究起《易》, 對卦、爻作了種種解釋,借卦辭、爻辭以發揮自己的哲學主張,此種解 釋流傳下來,是為《易傳》,托孔子所作。成為儒家經典。善易不占。

易傳

彖辭:斷定一卦的寓意

象辭:推演卦、爻的象

文言:解釋乾坤兩卦

繫辭:宇宙、人生、卦、爻

說卦:推演卦象

序卦:說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後的道理

雜卦:比較各卦意義的異同 戰國、漢代所作

易傳內容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 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 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幹道成男,坤道成女。幹知大始,坤作成 物。幹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 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 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矣。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 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 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 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周易》

中國文化源頭之一。漢史家司馬遷把她列為“群經之首”。《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作者何人,成於何時, 迄今仍無定論。《漢書 . 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世曆三古”之說,認為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傳以解經。

《易經》由六十四卦組成,包括卦象、卦名、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儒 家學者系統解釋《易經》的著作,共七種十篇,稱為《十翼》,言其為 《易經》之羽翼。

《周易》以自然現象的變化,“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事的得失可以轉化; 提出了某些勸誡人的行為準則。《周易》首先是一部哲學典籍。通過闡釋 易經義蘊、功用、筮法與卦序等,創造了一個結合象數與義理的獨特思想 體系。“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次《易》本蔔筮之書, 《易》本為蔔筮而作。孔子作《易傳》,賦予了其哲學的解釋。

《周易》是儒、道等學派的經典,歷代主流易學是“觀其德義”,以修身 進德,而非筮法算命,“善易者不占”。全面準確研習《周易》經傳及其 易學,著重于其理論思維的內容,把握其陰陽哲學的核心內容,根本是瞭解和諧的永恆價值。

《尚書》

約成書於3000年前的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 彙編。最早時它被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 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 經》。《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彙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 史實,真實的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 和典章制度等,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瞭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 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 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 “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 賞賜諸侯的冊命。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 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

《詩經》

漢代傳習《詩經》有魯、齊、韓、毛四家。東 漢以後,《毛詩》盛行。現今《詩經》的版本 就是《毛詩》。

儒家的禮

儒家講禮,亦為治國,如同仁、忠 。 荀子:禮之三本(天地君親師)

    – 天地:生命的本源 – 君師:政教的本源 – 祖先:家族的本源

儒家稱道的禮

– 政治制度、宗教儀式、社會風俗習慣等,試圖以禮包 羅萬象,認禮為治亂的根本,推崇禮治主義 論語: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亦,不好犯上而 好作亂者,未之有亦。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 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三禮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的通稱 。 《周禮》原名《周官》,漢列入儒家經典(併入禮經)。儒家認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一部宏大的官制體系。“周”非“西周”之周,為“周天之 官”意。《周禮》分《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 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天、地、春、夏、秋、 冬六官象徵天地四方六合,體現了“以人法天”思想。《周禮》屬古文經。《儀禮》,本名《禮》。春秋戰國時一部分當時實施的禮制的彙編。孔子 傳授《六經》,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其中的《禮經》都是指《儀 禮》。漢代《禮》各篇標題前均無“儀”字。東晉元帝時置《儀禮》博士,始有《儀禮》之名。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採用《儀禮》之名, 《儀禮》正式為經。《禮經》包括《士冠禮》、《士昏禮》等十七篇,內 容涉及上古貴族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宗教制度和風俗習慣的混合物。《禮記》,一般指《小戴禮記》。戰國至漢初的儒家各種禮儀著作選集, 為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者禮論之作。戴聖之叔戴德編《大戴 禮記》。《小戴禮記》載有《曲禮》、《檀弓》、《王制》、《中庸》、 《大學》等內容,大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唐正式列 入《九經》。

儒家的禮治

初人無禮,為滿足私欲,沒有界限、分際,互相爭鬥,社會大亂, 君師定禮:貴賤長幼分序,各安天命,教人節制、和平,建立起 社會的秩序。故,禮為政治制度。天生萬物為信仰,天子為代表。故天子祭天,子孫祭祖先。地生萬物為事實,天子諸候祭社稷,祭山川。祖先繁衍後代,生生不 息,後人“報本返始”。儒家教人感恩懷德,努力報答(如三年 之喪),禮為宗教儀式。日常生活也要秩序和規矩。婚姻、宴會、飲食也有禮,以示敬意 和誠心,不能隨意馬虎。人際關係方面:按尊卑等級各守本分,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朋友互相敬愛。人人能做 到,天下大治。禮是王道的一部分。王道通乎人情。但後人攻擊其偽,“禮教是 吃人的” 。 禮樂相合,樂附屬於禮,孔子: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 禮、樂、刑、政

春秋

春秋:古代記事史的通稱 。 古代朝廷大事,多發生在春、秋兩季,故記事之事多用 春秋為名,各國有自己的春秋。傳下來的只有《魯春 秋》,《春秋》成了專有名詞。 。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獲麟,哀其道亡而作《春秋》 。 隱西元年到哀公十四年,二百四十二年,紀事按年月日, 稱為編年史,為我國現存第一部。 。 魯國紀元,所記卻是各國之事。所記齊桓、晉文之事最 多,故後世稱“尊王攘夷”是《春秋》大義。 。 史官記事目的有二:紀實、勸懲,但多不易為後世所察, 孔子授弟子《春秋》,以史為鏡,多所勸懲。 。 弟子分散四方,將所記再傳播,是為《三傳》。三傳注 重《春秋》大義,征實與否,倒在其次。

春秋大義

   春秋大義有二:

    – 明辨是非、分善惡、倡德義、以史為鏡 – 表霸業、尊周室、提倡大一統

解釋《春秋》時,講究“書法”:筆則筆,削則 削 。 三傳之中,左傳以敘事為主,公羊、公梁以解經 為主。

春秋三傳

   “左氏”、“公羊”、“谷梁”,稱“三傳”。 。 《左傳》,亦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解釋《春秋》的古文經傳。《漢書 . 藝文志》認為是春秋時期魯太史左丘明撰,共三十卷。所記 載事件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左傳》以文史見長,記事詳實,多用事 實解釋《春秋》經文。《左傳》記載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其史學、文 學、美學的價值尤其顯赫。《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或《公羊春秋》。戰國時公羊高撰。所 記史事較簡略,著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董仲舒作《春 秋繁露》,專治《公羊傳》,發揮“大一統”的《春秋》“大義”。為研究 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谷梁傳》,亦稱《春秋谷梁傳》或《谷梁春秋》。戰國時谷梁赤撰。以 問答形式解經,側重傳《春秋》之“義理”。記事雖不及《左傳》詳實, 但持論較《公羊傳》為平正。

爾雅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 “爾” 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時 代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爾雅”就是使語言 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 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爾雅》3卷20 篇。唐朝以後將它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 經典之一。現存《爾雅》為19篇,與班固所說 的20篇不同。

第四章 先秦諸子

諸子百家

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 。 西周滅亡,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 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 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 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 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

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 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諸子百家主要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 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尊子意義

– 西周之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則“子” 為爵稱。

– 春秋時,僖公、文公以後,執政之卿始稱“子”。

–古時尊稱男子為“子”,到春秋末,“子”為師長之 尊稱,戰國時,同列、弟子稱“子”,各派學術著作 也稱為“子”,如《孟子》、《莊子》。

– “子”,先秦師長、學者。

子學意義

– 春秋戰國時期,周公制作之禮樂已告崩壞,社會秩序 日漸混亂,師長、學者為求匡時救世,紛紛闡發其學 術、思想,於是百子爭鳴,是為諸子之學。子學就是 研究先秦諸子之學術思想。

道家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 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 子。「道」是“老莊”學說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迴圈不息。道家強調凡事均無須強求,應順應自 然,達至「道」的最高境界。

代表人物

老子、關尹子、列禦寇、楊朱、莊周 。

代表作品

《老子》(《道德經》)、《列子》、《莊子》 。

主要思想

– 宇宙觀∶“道”是無形及不可見的是,宇宙的本源,是統治宇宙中一 切運動的法則;

– 人生觀∶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欲」、 「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

– 政治觀∶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尚道尚德。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 民生困苦,人們必須放棄逞才、逞智、逞強、逞力、回歸樸素、無知 的境界,以「無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老子與《道德經》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省周口市 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 。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道是萬物的主宰,宇宙萬物都是從道 演化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道就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道是永恆存在的,不隨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不因外力的作用而改變性質,是在周而復始地運動而不止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道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道法自然”。主張“無為而治”,認為“無為”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老子對於社會的評判:“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 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又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 饑”。 。 老子學說對中國哲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發展均 發生重要影響。繼承老子哲學的有關尹、列禦寇、楊朱、莊周等。

   《道德經》道家學派的主要著作,相傳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 《道德經》 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 活產生了很大影響。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 故有《道德經》之稱。 《史記·老子列傳》:老子乃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但出土的《老子》中《德經》卻是 放在《道經》前面的) 。 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 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 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 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 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小 國寡民」。

莊子與《南華經》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市),(西元前369 年至西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做過蒙城漆園吏的小官,但 不久辭去。他布衣草鞋,糝湯野菜,安居陋巷著書。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真 實存在,但又“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時空上 “自古以固存”;宇宙萬物統一於“道”;一切事物都是 相對的,可以轉化的;否認事物之間質的差別,“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主張通過“坐忘”,做到齊物我、齊是非、齊大 小、齊死生、齊貴賤,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 境界。

《南華經》又名《莊子》。因唐天寶元年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 得《南華經》名。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主要代表作之一。

現今通行本為晉人郭象《莊子注》本,分為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雜篇十一篇。 “內七篇”最為重要,多為莊子所著,餘者則非 莊子所作。

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 (訾 )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其他

關尹 :認為人類的認識,必須如水或鏡一樣,採取純客觀的態度。 其學說只見於《莊子·天下 》 。

列子 :指出天地之初為一混沌的實體——“太一”,太一變化而 生萬物,提倡無欲無我,即“貴虛”。 其學說存于魏晉人偽編的 《列子》一書 – 又名《沖虛經》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 《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 於事。

楊朱 :主“為我”、“快樂”。楊朱否認人死後還有靈魂存在, 認為“道”是活動的自然力,表現在人類中,就是嗜好情欲等, 他主張“全性保真”,滿足人類自然的欲望。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 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 孟子、荀子、韓非都有評判楊朱的話 ,其學說存於《列子·楊 朱》、《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

儒家(先秦時期)   

儒的起源

    – 作為一個學派形成于春秋之魯。源于上古的巫官文化。 上古時期,巫、史、宗等都講天人之際,儒是由巫祝 演變而來。舊時(學在王官)王室禮樂之士,流落民 間,以授業為生,學術下移到平民中,周王朝沒落, 禮崩樂壞,巫史常攜典籍向民間求生,“學入民間” 儒於此應運而生。到孔子時代,已脫離巫風(但也遺 風,如夢見周公而談天命,以相禮謀生等)。

代表人物: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

代表作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荀子

   儒家崇尚《周禮》,認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關懷,達 至一個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內 容。

– 倫理觀∶「仁」是是倫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 君主要體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若要實踐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盡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 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

– 政治觀∶主張以禮義治國,回復西周時期的德治。而社會各 階層人士應盡本分,以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和階局面,這就是正名思想。

– 教育觀∶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認為教不應分貴賤 賢愚。他認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學方法。他又提倡 「溫故知新」及「舉一反三」等學習方法。

– 宇宙觀∶對鬼神之說抱著「存而不論」的態度,主張「敬鬼 神而遠之」,但卻十分重視祭祀祖先。

孟軻

   孟子:名軻,鄒人。“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子思的再傳弟子 。 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 為輕”。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雖受禮遇,但被認為 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而沒有得到重用。孟子繼承了子思的思想,與楊朱、墨翟兩派理論爭辯,其言論見 《孟子》七篇。主張天人合一,自命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的道統 繼承者。其主要思想如下: – 反戰:認為春秋無義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 服上刑。) – 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建立心性之學,主張人性善:人性都有善端,惻隱之心是仁之端,羞惡之心是義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 – 與民同樂:(與齊宣王對話) – 開拓功夫之義理途徑(寡欲、存夜氣、擴充、養氣):吾善 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著。詳盡記載 了孟子的生平事蹟,以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美學等學說 思想。宋代被正式列為經書。現存七篇。 。 《孟子》的內容反映了孟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仁政,孟子思想的 核心,是孟子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範疇,“仁者無敵於天下”,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仁政即是在政治上實行王道。王道又是 開明專制,主張“保民而王”;性善論,人具有共同的先天固有 的與生俱來的善性。性善論是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與民同樂和 民貴君輕,表現了孟子的重民思想。對於人民生計,他主張實現 井田制的理想,“薄稅斂,深耕易耨”,使人民有“恆產”,以 “野人”養“君子”

孟子通過闡發子思學說,繼承、發展了孔子思想。被歷代視為孔 門儒學的正宗。有“亞聖”之稱。 。 文風善辯,感情充沛,曉暢通俗,風格多樣等是《孟子》的語言 特色。

荀子

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人。“荀子之學,其源有出於道家者, 故以自然意義之觀點為底子,然後歸於儒家,以倡禮樂教化。” 晚孟子六十年,與孟同宗孔門,為儒之大家。 。 荀子書中的《禮樂》、《樂論》、《勸學》諸篇,為大、小戴 《禮記》所採用,可見其在儒家地位的重要,然自宋儒尊孟黜荀 以來,諸人都不研究荀子,儒家思想又狹隘了一層。 著名的法家 人物李斯和韓非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的學術形態

人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化性起偽: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心之主宰作用: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心之認識作用: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

– 聖人之製作: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

– 禮法並重:荀子的禮也含法度、規範、秩序的含義。

孟荀之不同

   孟子通古今,長於詩、書;荀子精於制度典章,隆禮、樂而殺詩、 書 。 孟子言性善,主擴充,推原於惻隱之心,故生感情;荀子言性惡, 主矯正,謂人性雖惡,但棄惡從善,由於知善之質,而重理論。孟子論政,尚德教,寄理想於遠古,專講王道仁政;荀子論政, 重刑賞,法後王,專講亂世小康之道。孟子講仁義,主張內發良知良能;荀子言禮,主張外範,嚴肅規 範。孟子主張天人合一;荀子主張天人相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治亂和天沒有關係)

荀子《勸學篇》:學不可以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積跬步無 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湖。

画家介绍-乔托·迪·邦多纳

   乔托·迪·邦多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乔托性格开朗、活泼、机智、幽默。他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农村,父亲是贫苦的农民。乔托从小上山放羊,后来在画坊当过学徒和帮工。他是画家契马布埃的学生。少年时代的乔托非常喜欢画画。他一边模样,一边用石头或小木棍在地上画些自然景物或放牧的那些小山羊。有一天,契马布埃路过此地,见他正蹲在地上画画,发觉他天赋不凡,便让他到佛罗伦萨跟着学画。乔托进步很快,他不仅从古今名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而且突破了中世纪绘画缺乏艺术生命力的缺陷,创作了许多具有生活气息的宗教画。他并不喜欢僵硬的拜占庭绘画风格,他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人物画中的机理和阴影感,也将过去平板的金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一般风景,在平面上造成了深度错觉的艺术。
   乔托曾在巴多瓦阿累那教堂创作了一组壁画,在教堂的左、中、右三面墙上一共绘有37幅连环画,其内容是描绘圣母及基督的生平事迹。这些壁画被誉为“14事迹意大利艺术的重要纪念碑”。这些壁画汇总最著名的的:《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
   乔托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任务表情用绘画来表述的,他对意大利艺术的影响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他的素描与构图单纯、简洁,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单纯而严肃的和谐之美。他是美术界的但丁式人物,是中世纪最后一位画家,也是新时代第一位画家。

代表作欣赏:

画家介绍-乔托·迪·邦多纳
哀悼基督
金门之会
犹大之吻
最后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