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用智慧重建心灵》-第一章(第二部分)

⊙有思想才有存在

   英国哲学家罗素(B.Russell),很有才华也非常调皮。年纪很大了,说话还是很有智慧。有一次,有人问他:“你是一位有名的哲学家,能不能给年轻人一些劝告?”他说:“年轻人?年轻人在哪里?我没见过年轻人。”别人一位他开玩笑,说:“你怎么没见过年轻人呢?”他说:“年轻人没有思想,根本就不存在嘛!”

   换句话说,一个人没有思想的话,他的存在时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他的存在、他的生活,只是一个复制品而已,是一个复印件或传真,并没有原版。所以希腊时代有一位悲剧家就说:“一个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就是奴隶。”奴隶代表什么?他没办法独立思考,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别人、参考别人的。所以我说这些话的用意在什么地方?就在于强调“认识你自己”。

   “自我”是我们这一生里面所要掌握最可贵、最真实的资产。当然,你如果信仰宗教,讲到最后需要无私、无我,那是另外一种境界。你若不能先拥有自我,怎么可能去超越自我,根本没有这种超越的问题。宗教的境界很高,但一定要从初步的慢慢往上走。

二 活在这个时代

   “认识你自己”,首先要把自己放在时空的坐标里面加以界定。首先,坐标是指时间上的定位,如今天是什么时代,我是什么样的年纪。

   时代是指整个趋势的变化。比如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并不是世纪转换之后立刻就产生大的变化,而是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对整个人类来说,可以重新认真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所以我们讲整个时代的时候,用“后现代社会”来形容。“后现代社会”这个词听起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大概包括以下几点。

⊙价值归零

   什么叫价值归零?在后现代社会,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所以一切老师教的、父母教的,真假是非、善恶美丑都要归零。

   换句话说,我不能盲目接受别人所定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信息太过丰富,许多年轻人发现所有价值都是相对的。你现在很难说,谁一定是好人,谁一定是坏人。

我们常常强调“灰色地带”,现在这个“灰色地带”弥漫了一切,在这个时候价值归零就显得重要了。我们小时候都喊过:“某某人万岁!”后来发现谁会万岁呢?像这个就代表它需要重新思考,什么重要,什么次要,到最后就会发现什么都不重要;然后出现忧郁症,觉得有一点沮丧,有一点低潮,好像没有什么目标或理由去奋斗,而这正是后现代社会最可怕的现象。

⊙眼见为凭

   年级较长的人还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经常在阅读书籍、收看有内涵的节目。但是年轻一代的人已经开始出现后现代的另一种心态,他们靠名牌来肯定自己,到最后变成“我买什么,我就是什么”,他们用购买能力来决定自己的内在真相。这就是后现代社会的第二点特色:“看到才算”。

   他们看到的才算数。你对他说,这个世界有各种文化的丰富层面,以及自然界的奥妙。讲得再多也没有用,因为要他看到才算,甚至最后变成虚拟实境。他看到了,也感受到了,重要的是他的感受,而不在于对象是真是假。所以这种“看到才算”的心态,会使年轻人的生命非常狭隘。他看到才算,但是因为他很年轻,看到的很有限,难道他所看到才能算真是的吗?我们对他讲述过去的经验,历史累积的智慧,难道都只是说说而已?

   “当下就是一切”,基本上并不是什么坏的想法。譬如当下我们正在思考,正在听一些观念,这个时候如果分心的话,什么都得不到,所以“当下就是一切”基本上是一个重新开始的契机。所以我们说在今天这个时空坐标里面,首先要了解这是一个世纪的转折点,一个后现代社会。

三 不同年龄,不同潜能

   每个人年龄不一样,不同年龄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所以在什么样的年纪,就要做什么样的生涯省思。

一般来说,生涯规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追求自己事业上的成功;第二,是有了子女之后,设法培育子女,以子女的成就代表自己的成功;第三,是转回内心,让自己的知、情、意有发展及得到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随着年纪让心灵成长。

   因此,你要问自己现在什么年纪,这个年纪的人都在做什么事?我要同他们一样吗?或者,我这个年龄的人有哪些优点及缺点?比如说,进入中年以后记忆力衰退,你要我去跟别人比赛,记一些什么重要的观念,像英文、国文这些,当然比不上别人了。

⊙ 记忆擂台

   说到记忆力,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令人羡慕。我有一个朋友,他是经营出版社的,经常去大陆找一些学者帮他写书。他到许多大学都是院长级的负责接待,约请一些文学院的教授一起吃饭。有一次他带小儿子一道去。小儿子才五岁,念幼儿园,从小就背《四书》,把《论语》都背了下来。有一次他们一家人同复旦大学的院长和该院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六七位教授一起吃饭。吃饭之前小孩子都很调皮,就说:“我们来比赛背《论语》。”这些教授年纪都很大了,并且大陆上以前是批判孔子的,不大喜欢《论语》;他们虽然也学过儒学,但是很少人真的认真把《论语》当一回事。现在面对小朋友的挑战,这些教授不能认输,好啊!来比啊!你一人对付我们所有教授吧!因为你这个小孩子很聪明,记忆力很好啊!

   那么怎么比法呢?小朋友提议:《论语》有很多章,每一章都是很短的句子,一边念上半句,另一边就念下半句,看谁最后被考到。

   于是来回几次之后打成平手——一个小孩子对付六、七位教授打成平手。最后这个小孩子灵机一动,想到《论语》里面最短的一句话,他说现在该我了,然后说“子曰”,就没有了。这些教授面面相觑,子曰什么东西?哪里有一句话子曰占一半,下面一半是什么?他们最后只好认输,问小孩子,小孩子再给他们答案,这些教授们一起向他敬酒。

   这个小孩子回到台湾以后,因为他父亲是我在出版界的老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这个小孩也来了,他以为在大陆可以耍宝,在台湾同样可以耍宝。他在吃饭之前就先说:“傅伯伯,我们来比赛背《论语》。”我说:“好啊!”我看到小孩子这么喜欢背《论语》,当然非常高兴了,我说:“好啊!怎么比赛呢?”他说:“一个人念上半句,另外一个人就要念下半句。”我说:“可以啊!那么你先开始。”

   他一开始就把这个杀手锏拿出来:“子曰……”就没有了。还好,我对《论语》很熟,立刻说:“君子不器。”他听了吓一跳,他没有想到大人真的也有背《论语》的。他不知道我在荷兰教书的那一年,第一个月每天早晨起来背《论语》——背英文的《论语》,因为背英文的《论语》才能教外国人。

⊙ 掌握每个阶段的特长

   我说这个故事,只是要强调小孩子记忆力很好。那么,中年的时候记忆力比较差,要靠什么呢?要靠理解力。“理解”代表我们的观念可以把它重新再说一遍,你不一定要记得那几个字“君子不器”,但是你会懂得,“君子不应该以成为一种器具为满足”。让自己有恢弘的气势,对许多事情不要从一种角度判断,应该从更远、更宽的方面来思考,这叫做理解力。

   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自己这个年龄应该发展哪一种潜能。事实上,人有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各种能力,我们必须掌握自己在每一个生命阶段的特长。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