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非原創,出處丟失不詳)

引子
  所謂的“韓國最新的研究成果”
  經學之亡
  國學復興
國學名稱的起源
  國學:中國的傳統文化
  國學名詞的產生
國學的內容
國學的分科
國學派別

第一章 小學
小學名稱起源及演變
  研讀古籍的階梯
  小學名稱起源與演變
  小學別稱
文字學
  文字學涵義
  文字學的內容
  字形
訓詁學
  訓詁學涵義
  訓詁學起因
  訓詁的方法
聲韻學

第二章 校讎學
校讎學內涵
版本學
  善本
  版本源流
目錄學
  定義
  目錄之源流
  中國古代四大類書
 第三章 經學
經的定義
經的形成與發展
  經之變遷
經學興起
經學的內容
經學發展
  兩漢經學
  今文經
  今文經的發展趨勢
  古興與今衰
  魏晉南北朝經學
  東漢時期今文經學的變化
  魏晉名士風流
  隋唐經學的統一
  宋代經學 理學
    對相權威的批判
    程朱理學
    陸王心學
  清代經學
    辜鴻銘
易學
  《易》之源
  《易》之發展
  《易》如何演變成儒家經典
  《易傳》
  《周易》
  《尚書》
  《詩經》
儒家的禮
  儒家稱道的禮
  三禮
  儒家的禮治
春秋
  春秋大義
  春秋三傳
爾雅 第四章 先秦諸子
諸子百家
尊子意義
子學意義
道家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主要思想
  老子與《道德經》
  莊子與《南華經》
  其他
儒家(先秦時期)
  儒的起源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孟軻
  荀子
  孟荀之不同
墨家
  儒墨不同
法家
  代表人物
  起源
  派別
  管子
  商鞅與《商君書》
  《申子》
  《慎子》
  韓非子
名家
縱橫家
陰陽家
  大九洲之說
  終紿五德
  自然觀
  歷史觀
  政治倫理
雜家
農家
第五章 史學
概說
  史官之設置
  史之價值
  史之區分
  三長
  六家
史之分類
  編年體
  紀事本末體
  政制史
  學術史
  紀傳體
史記
  《史記》殘闕
  《史記》注釋
漢書
  修撰者
  修撰動機
  紀事年代
  內容
  《漢書》剽竊之譏
後漢書
  修撰者
  修撰經過
  年代
  內容
三國志
  修撰者
  紀事年代
  內容
  正統問題
晉書
  主撰
  修撰經過
  紀事年代及內容
  晉書特點
宋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宋書特點
齊書
  名稱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齊書特點
梁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陳書
  修撰者
  經過
  特點
魏書
  名稱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缺點
北齊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缺點
周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南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北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隋書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舊唐書
  名稱
  經過
  紀事年代與內容
  特點
新唐書
  內容
  特點
舊五代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
  內容
  傳本
新五代史
  修撰者
  內容
  特點 宋史
  修撰者
  經過
  紀事年代及內容
  特點
  缺點
遼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缺點
金史
  修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優點
元史
  主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資料
  缺點
新元史
  修撰者
  修撰經過
  內容
  取材
  成就
明史
  主撰者
  紀事年代及內容
  特點
二十四史
  編年體:《竹書紀年》
  編年體:《資治通鑒》
  紀事本末體
  通鑒紀事本末
  其它紀事本末體史書
  政制史〈通典〉
  通志
  十通
  學術史
宋元學案
  修撰者
  經過
  價值
明儒學案
  修撰者
  內容
  價值
清儒學案
  修撰者
  態度
  取材

==========================
引子

所謂的“韓國最新的研究成果”
– 孔子為韓國後裔
– 姚明有韓國血統
– 佛祖有韓國血統
對以上“學術”成果,一個儒者會怎麼看。
經學之亡
   1906年9月2日,光緒帝頒佈上諭:廢除科考(後果)
– 自隋朝設立的文官選拔制度就此消亡。
– 維繫儒家價值體系正統地位的根本手段就此消亡。
– 儒家價值體系最高形式的載體經學,在新式學堂中失去了主導地位。
1912年1月19日,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下令:小學堂讀經科一律廢止。
1912年5月,第二道令:廢止師範、中、小學讀經科 。 7月,蔡又在全國第一屆教育會議上提出:各級學校不應祭孔 。
1919年,全國教育聯合會+國語統一籌備會議,推動國語運動, 配合新文化運動,掀起了強大的語言文字改革運動,改文言文為 白話文 。
1920年,教育部接受胡適:學校國文課本改為語體文。
(後果)– 不讀《十三經》,看不懂古文
國學復興
2004年7月,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在海外 建立100所孔子學院“ 。 2005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掛牌授課 。
2005年11月,北大哲學系“乾元國學教室”開辦國學班,學員 為40多老闆、行長、政府官員。 2006年8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宣佈開辦“精英國學班” 。
2006年10月,清華大學開辦“中華文化精髓與現代企業謀略高 級研修(上海)班 。
2005年,蘇州菊齋私塾開館,掛孔子像 。
2006年,武漢出現首家蒙童學館,湖南平江、江西南昌、江蘇 徐州、重慶等地出現許多現代私塾。
2006年7月,上海出現全日制私塾孟母堂。
2008年8月8日,京奧開幕式三千弟子誦《論語》。
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 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故不足以立國矣, 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 亡而國仍力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 即將影響國家之存亡。

==========================

國學名稱的起源

國學:中國的傳統文化

包括文字學、經學、史學(章氏持此論) 。 即“中國學術”之省稱,一般指清中晚葉以前中國所固有的各類學術系統總稱,及其後中國及 世界研究中國傳統學術(以文、史、哲為主) 的學術,以別于“西學”。

別稱 別稱 中學 國粹 國故 國故學 舊學 漢學

國學名詞的產生

國學名詞的產生 , 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義和團運動後,士人研究西學之風日盛,各種翻譯、哲學、倫理、政治等有 義和團運動後,士人研究西學之風日盛,各種翻譯、哲學、倫理、 異於舊有學說者, 新學“ 異於舊有學說者,為”新學“ 。

1901年 梁氏在《中國史敘論》中提到“國粹” 。

1902年,梁氏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以保護國粹為主義。

1902年 梁氏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 以保護國粹為主義。

1906年9月章太炎在日本發起“國學講習會”,不久成立國學振起社

1906年 月章太炎在日本發起“國學講習會” 。

1907年,劉師培、鄧實、章太炎等人創辦《國粹學報》

1907年 劉師培、鄧實、章太炎等人創辦《國粹學報》 。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四大名師入駐講學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

國學的內容

– 中國固有學術內容:

義理——哲學 哲學 義理 考據——史學 考據 史學 詞章——文學 詞章 文學 經世——應用科學 經世 應用科學

– 作為一門研究學術,其研究成果 作為一門研究學術,

國學的分科

四部

經 史 子 集

四門

義理(經、子、玄、佛、哲) 考據(考證學、小學、校讎學) 詞章(詩、古文及賦、詞、曲等,後世的小說) 經世(政治、經濟、社會、兵、工、商、醫等)

國學派別

按學術思想分 按研究類別 經學

學術思想派別: 道、儒、法、墨、名、陰陽、縱橫、 農、兵、雜等

研究派別: 考據、義理、詞章 經學方面: 古文派、今文派

藏書之災

1)秦始皇焚書,只留秦紀者及醫藥、蔔筮、種樹之書

2) 西漢末年,赤眉入京以火燒書

3) 東漢末年,董卓挾獻帝遷都,書籍損失很多,後李、郭又鬧 而燒之

4) 西晉末年,五胡之亂,劉聰入京心火燒書

5) 五胡亂華時,書籍隨人南下,梁武帝末年,侯景進京,秘書 省被燒,梁元帝打敗侯景,集文殿及民間書籍七萬本,運往江陵。 周兵南下,元帝以書圍身,一火而燼。

6) 隋文、煬帝皆好書,煬帝南游時,挾書前往,宇文化及廣陵 兵起,損失不少。

7) 安史之亂,書又被毀

8) 唐僖宗年間,黃巢之亂

9) 宋欽宗時,金人入侵,書再被損

10)元兵南下,書又被損。

附錄材料

國學之本體(章太炎): 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 。 歷史非小說傳奇 。

治國學之方法:辨書籍之真偽 。

通小學:通音韻——音韻學、明訓詁——爾雅、 辨形體——說文 。 明地理 。 知古今人情的變遷 。 辨文學應用

蒙學常見書目: 。 千家詩 。 三字經 。 百家姓 。 千字文 。 五字鑒 。 幼學瓊林 。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 龍文鞭影 。 增廣賢文 。 唐詩三百首

附錄材料——國學大家

國學大家:康有為、梁啟超、辜鴻銘、章太炎、蔡元培、胡 適、王國維、魯迅、陳寅恪、顧頡剛、梁漱溟、馮友蘭、錢穆等 。

五十人版國學大家:俞樾、孫詒讓、楊守敬、王先謙、劉師 培、嚴複、沈曾植、王國維、辜鴻銘、廖平、黃侃、章太炎、魯 迅、錢玄同、吳梅、羅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餘嘉錫、 柳詒徵、呂思勉、胡適、湯用彤、陳夢家、馬一浮、熊十力、張 君勱、蒙文通、陳寅恪、範文瀾、陳垣、郭沫若、唐君毅、顧頡 剛、吳宓、趙元任、徐複觀、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燾、梁 漱溟、錢穆、馮友蘭、任中敏、牟宗三、錢鍾書、梁啟超、康有 為。

清華四大家: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教授中的 教授)

國學大師之康有為

– 1858年3月19日,生於南海縣,自幼遍投名師,通讀 先秦諸子典籍,少有霸氣,志在創立新教。學理三年後,入深山,常產生幻覺,自以為聖人,為天下蒼生而哭。 – 1879年,遊學香港,佩西人治國有法度,於是開始閱讀 西方著作,返家後,以新眼光研究“公羊” –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 自比孔子,字長素(長於素王),弟子稱呼他為教主、南海 聖人,他稱弟子陳千秋為超回、梁啟超為軼賜、麥孟華為駕 孟、韓文舉為乘參 。

==========================
第一章 小學

小學名稱起源及演變      

研讀古籍的階梯

古書中的許多文字,現在已不通用 所代表的古代語言,已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古書多為輾轉手抄或翻印,錯誤顛倒脫漏,在所難免 戴東原雲: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 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有漸。

小學名稱起源與演變

研究古代語文之學,自漢以降,稱為小學。其意有演變: 漢以後,小學成為考究文字的源流的大學問。 。 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 六書。漢代以前,用小學來代表一種課程——六書,教兒童識 字的課程。文字學者,為古代孩童啟蒙之學,故稱為小學。

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小學一類的書有:《倉頡》、《凡 將》、《別字》、《急就》 。 清代修《四庫全書》,將小學分為訓詁、字書、韻書三種。

小學別稱

語文、文字學、語言學 。

文字學

文字學涵義

文:鄭樵:獨體為文(日月) 。

字:鄭樵:合體為字 (江河),《說文解字》:倉頡 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 謂之字 。

文字學:研究形體、讀音、詞義的來源、結構、變遷的 系統知識,包括字形、字音、字義三方面的知識 。 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 先以六書。班固《漢書·藝文志》雲:古者八歲入小學, 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漢代以前,用小學來 代表一種課程——六書,教兒童識字的課程。文字學者, 為古代孩童啟蒙之學,故稱為小學。

文字學的內容:

字形:即狹義的文字學 。

字音:聲韻學 。

字義:訓詁學

字形

漢字六書

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一二三刃本中 末 )。

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山水門手足目米)。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婆娑園圃聞 問 )。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苗炙絞祭 )。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顛頂、稿稈、 謀謨)。一意幾字 。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來能剪 )。

漢字字形的演變

    古文 。 籀文(大篆) 。 小篆 。 隸書(秦篆、漢篆) 。 草書(章草 ) 。 楷書(八分書) 。 飛白 。 (真書)楷書 。 行書

漢字字形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幾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 行書、草書 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

甲骨文

寫在龜甲、骨頭上的文字。

金文

記錄於各種青銅、鐵器等金屬用具上的文字。

大篆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傳說周宣王的 史官史籀 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 史籀 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 文”。大篆 大篆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 大篆 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中。其中以 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秦篆

為秦朝丞相李斯 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標準字 李斯 體。小篆的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 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併。

隸書

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 的筆劃,從無角變成有角。到了西漢, 隸書完成了由篆書到隸書的蛻變,結體 由縱勢變成橫勢,線條波磔(磔:用筆 向右下斜 )更加明顯。

楷書

又名真書、正書、今隸。這種字體一直 沿用至今,被視為標準字體 。 唐 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

行書

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 種書體。行書不同於隸、楷,其流動程 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

草書

又稱破草、今草,由篆書、八分、章草, 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草書本于章 草,而章草又帶有比較濃厚的隸書味道,因其多用於奏章而得名。章草進一步發 展而成為“今草”,即通常人們習稱的 “一筆書”。

訓詁學

訓詁學涵義

訓:許慎《說文解字》雲:“訓,說教也。”段玉裁 注曰:“說教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

詁:許慎《說文解字》雲:“詁,訓故也。” 段 玉裁注曰:“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 詁。”

訓詁學:對古代語言、方言、難詞等作出條理性解釋的系統知識

訓詁學起因

    – 通古今 – 兼四方 – 釋疑義

訓詁學所需知識:文字學 。 聲韻學 。

訓詁的方法

– 形訓:於形得義:見字之形,得字之義,如,日、本、武等 – 凡某之屬皆從某,如《說文·木部》收四百一十九字,皆木之屬。 – 凡物之盛者,多三合其文,如《說文》雲:“磊,眾石兒。”

– 聲訓:聲音關係之假借。如,不亦說乎?“說”為“悅”之假借,同以 “競”為聲母。

– 義訓 – 本字為訓:如,《易·序卦》:“蒙者,蒙也”

– 異字為訓:《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鄭箋雲:“碩,大也。”

– 相反為訓:《論語》雲:“予有亂臣十人。”亂臣即治臣。

– 兩字為互訓:《爾雅·釋宮》雲:“宮謂之室,室謂之宮。”

– 以今制釋古制:《左傳·僖公二十八》注:“大夫,治獄官也。”

– 以雅言釋方言:揚雄《方言》雲:“期侈,離也。”郭璞注雲:“齊陳 曰斯侈。”

聲韻學

研究發音為聲、收音為韻的原理,以及聲之分類、 韻之分部方面的學問,進而探討古今、地方發音 之不同,進行統一的解釋的系統知識。

聲韻學研究的分期: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 近代音、 現代音 。

重要工具:古韻研究最為重要為工具書為《廣韻》,清代有:顧炎武《音學五書》、江永《古 韻標準》、段玉裁《六書音韻表》、戴震《聲類 表》孔廣森《詩言類》、黃季剛《音略》等。

第二章 校讎學

校讎學內涵

包括版本學、校勘學、辨偽學、輯佚學等。

版本學

用來研究各種書籍的寫本、刊本、稿 本、批校本的傳抄源流和雕版源流,優劣對比, 以及紙墨、款式、字體、印記、裝潢等等的學術。

善本

清藏書家所指出書目,多以明世宗嘉靖 為界。宋元刻本,多為善本。明神宗萬曆以後, 亦見嚴格。至於明代,應當看是否經過精校。

標準:足、精、舊 。

版本源流:

版本之辨別

版式:版框、版心、魚尾、象鼻、口、 界行

字體:宋版字體,瘦者學歐柳、肥者學 顏體 。

墨:宋刻書,墨色香談 。

紙張:宋刻書紙張堅而密,元版則松而粗。

版本之功用

刊刻:刻書,必須選擇最佳、最正確之 版本。

校讎:劉向校書,即取許多版本互校。 有中書、外書、太常書、太史書、臣向書、臣某書……

典藏:典藏書籍,必分抄本、刻本。刻 本又辨宋刻、元刻、明刻、清刻,以免 善劣雜置。

目錄學

定義

依照群書之類別、性質、編定其次序,並標明其名稱、作 者、冊數、出版時間、地點,以便讀者之需要,此一學術稱為目 錄學 。

目錄之源流

– 西漢成帝時,使謁者收集天下書籍,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 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鹹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成,劉向即 “條其篇目,撮其旨意”,錄而奏之,稱為《別錄》。向卒,哀帝複使其 子侍中奉車都尉劉歆卒父業,歆總群書而奏其《七略》(《輯略》、《六 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方技 略》)。

–魏秘書郎鄭默整理書籍,作《中經》(宮中藏書目錄) – 西晉武帝秘書監荀勖與張華整理宮廷之書,又得汲郡古文竹書,編《中經新簿》(分類為:甲、乙、丙、丁) – 唐魏徽、長孫無忌編《隋書·經籍志》,史稱“經史子集”四部。 – 清乾隆三十七年編《四庫全書》,四分法日臻完備 – 十進位分類法 – 中圖法、科圖法、人大法

中國古代四大類書

《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奉敕撰。 太平御覽系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李昉等 14人編纂,至八年完成,原名太平類編,旋因趙光 義欲每天閱讀此部書,故易名為太平御覽。全書分 為天、時序、地、皇王、偏霸、皇親、卅郡、居處、 封建等55部,部下分目。每個子目下之資料,系輯 錄自北齊《修文殿御覽》、唐《藝文類聚》、《文 思博要》等類書,此些類書今僅藝文類聚尚存。後 人可利用太平御覽所引經史,以訂正今本之謬誤。 故「存古訂偽」為御覽之最大功用。

《冊府元龜》

(明)李嗣京等重訂 為宋代王欽若、楊億等奉敕撰,歷時八年完成。所 謂「冊府」,即古代帝王藏書冊之府,「元龜」即「龜 鑒」之義,故冊府元龜系從歷代帝王藏書冊之府中,擷 取精義,分門別類,使歷代帝王將相、士大夫之嘉言懿 行,可供君臣治國行事之典範,故初名《歷代君臣事 跡》,後賜名冊府元龜。此書取材嚴謹,僅及經傳子史, 不錄野史、小說、雜書、家傳。此書優點為保存了豐富 的史料,尤其所引正史多為北宋以前古本,可以校補現 存史書之不足與缺乏。但此書編纂人手眾多,故亦出現 徵引資料錯誤、遺漏或互相矛盾之處,且所引書籍未注 出處,不便尋檢原文,是為其缺點。

《文苑英華》

    宋太宗時李昉 、宋白、徐鉉等編 。 大型詩文總集。宋太宗時李昉 、宋白、徐鉉等編。 1000卷。選 材時限與《文選》相銜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作者近2200 人。作品近 2萬篇,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分賦、詩等38類,各 類中又分為若干門目,比《文選》分目更繁瑣。此書選錄有濫、 缺之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曾指出它所收的唐賦“陳陳相 因”,但所輯文獻相當豐富。宋初文集的印本很少,此書所收唐 人作品,有的全卷收入,有的原集後來失傳,給後人的賞鑒、輯 佚、校勘、考訂等工作提供了資料。 。 《文苑英華》于南宋孝宗時周必大、胡柯、彭叔夏 校訂後刊行, 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宋甯宗、明世宗時曾重刻。1966年,中華書 局用宋刊殘本140卷、明刊本860卷影印,校正了原書的一些錯誤。 同時,還收入彭叔夏的 《文苑英華辨證》10卷和勞格的《文苑英 華辨證拾遺》。

《全唐文》

  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 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 清仁宗以內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 例未協,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 士董誥任總裁。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 (1814)成書,共計1000卷。首先是搜采十分浩 博。其次是考證校勘較為精密。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初名

初名《文獻大成》,明永樂元年 (1403年)七月,明成 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 型類書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 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詔命 大學士解縉等人要編修一部巨著,以傳後世。 並且他親自制定了氣勢宏偉的編纂宗旨,“凡 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 陰陽、醫蔔、僧道、技義之言,不一書,毋浩 繁”。 大學士解縉帶領100多人,夜以繼日,一年後 完成,明成祖賜書名為《文獻大成》。 明成祖朱棣並不滿意,認為內容太過單薄,沒 有按照他的意願包羅天下的書籍。

增派人手,召集朝野文士,宿學高儒約三千人重新編修。 允許編纂者們調用皇家圖書館文淵閣中的全部藏書,還派人到各地搜采圖書。歷時六年,在明朝永樂六年,即西元 1408年,書終於編好了,明成祖朱棣非常滿意,特將其 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全書共22937卷,分裝成11095冊,光是目 錄就長達60卷,總字數約3億7千萬字。 。《永樂大典》彙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種古 書典籍,除了著名的經史子集,還有哲學、文學、歷史、 地理、宗教、醫蔔等各類著作,包羅萬象,是中國歷史上 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它比著名的《不列顛百科全書》成 書年代早了300多年。

《永樂大典》命運

 《永樂大典》於永樂六年編修完成,被收藏于南京的文淵閣。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也將《永樂大典》帶到了京城,收藏在皇宮內的文淵閣。《永樂大典》成書以後一直只供皇帝一人翻閱,其他人在沒有皇帝的授權前,是無權翻閱的。嘉靖皇帝是一個性格偏執的人,荒誕自大昏庸,然而他卻視《永樂大典》為至寶,甚至在他的書幾上經常擺放 幾冊《永樂大典》。明朝嘉靖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決定:重新抄錄一部 《永樂大典》,以防不測。

 歷時六年,西元1567年4月,副本抄錄完畢。重錄的《永樂大典》的格式、裝幀與原本一般無二。正本珍藏在文淵閣,副本珍藏在皇史宬內 。明末文淵閣焚於戰火,《永樂大典》正本從此下落不明。清朝乾隆年間,為編修《四庫全書》,朝廷要用 《永樂大典》作參考,而此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永樂大典》竟然缺失了2400多卷,共計1000 多冊。

  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入京,洗劫了藏于清翰林院的《永樂大典》, 有相當部分被劫運到了英國,後藏于大英圖書館。 清朝光緒二十年,即西元1894年,一萬多冊的《永樂大典》已僅 存八百餘冊。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永樂大典〉再次遭遇劫難。八國 聯軍用質地厚實的《永樂大典》代替磚塊,修築防禦工事 。占 北京後對《永樂大典》肆意搶掠,作為戰利品;由於《永樂大典》 質地堅硬,甚至用它來墊馬槽,或作為“上馬石”。八國聯軍退,清政府收拾殘局,清理出殘存的〈永樂大典〉僅剩 下60多冊。 。 到1959年為止,收集到《永樂大典》原本兩百一十五冊,加上複 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今天國內所倖存者有1960年中華書 局影印的《永樂大典》730卷,加上後來從世界各地徵集的65卷, 共計795卷。

  散落在10多個國家的30多個單位,大約400冊。單位有: 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臺灣中 央圖書館、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 東洋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 附屬圖書館、日本三理圖書館、日本靜培堂文庫、日本斯 道文訓、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日本武田長兵衛、日本石 黑傳六、日本小川廣己、英國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圖書 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英國劍橋大學、英國馬 登、德國漢堡大學圖書館、德國科隆大學圖書館、德國柏 林人種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 美國康奈大學、美國波士頓圖書館、越南河內法國遠東學 院、韓國舊京李王職文庫等。中國國家圖書館擁有221冊 (包括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60冊),居世界收藏之首。

《永樂大典》貢獻

    規模之大、無與倫比 。 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 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 《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非常科學,有點類似於今天字典的拼音 檢字法 。 《永樂大典》還收錄了許多後世已經殘缺或佚失的珍貴書籍,如 《薛仁貴征遼事略》、宋本《水經注》等,其所徵引的材料,都 是完整地抄錄原文,因而許多寶貴的文獻能保存其原貌,人們稱 《永樂大典》為“輯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笈的寶庫” 。 《永樂大典》不僅篇幅巨大,收集廣泛,而且繕寫工整,書中的 文字全部用毛筆以楷書寫成,每半頁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 成雙行,每行28個字;《永樂大典》中還有許多精緻的插圖,山 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繪製圖形,形態逼真,書為硬裱書面,由粗黃布包著,典雅莊重,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罕見的珍品。

四庫全書(該書收編作品多被篡改,以圖政治綁架道統)

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 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 一部叢書。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 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 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 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 “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 官刻諸書”,彙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底本來源

    內府藏書 清廷官修書 從各地徵集的圖書 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

   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 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 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這類著作共有 6793種、93551卷,比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多出將近一倍。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庫全書》 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接著又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貯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 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北四閣”。從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 部,分貯江南文宗閣,文匯閣和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 謂“南三閣”。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 。 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還編了《四庫全書薈 要》、《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四庫全書考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等

《四庫全書》不足之處

   重視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輕視科技著作。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 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除了農家、 醫家和天文演算法類收錄少數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 作是不收錄的。不收戲劇著作和章回小說 。 圖書正文或有刪節或挖改 。 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也就是寓禁於征的過程,也 就是大興文字獄的過程。在長達10餘年的修書過程中,禁毀圖書3100多種、15萬部以上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胡虜”、“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 於是《四庫全書》館臣把它改為“壯志饑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四庫全書》命運

   文源閣(圓明園)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 時被焚毀 。 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 。 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 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鈔,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復後 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一次大規模修補,目前大 部分內容已經恢復。殘缺的文瀾閣本藏於浙江省圖書館。 。 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現藏台 北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 。 文溯閣(瀋陽故宮)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現藏甘肅省 圖書館 。 避暑山莊文津閣本於1950年代由中國政府下令調撥到中國國家 圖書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書保存的版本。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經部 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 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 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 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 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 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遊 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 10 2 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 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 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 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 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 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 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 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 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 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 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四庫藏址

    文淵閣本 、皇宮(臺灣故宮博物院) 文津閣本 、避暑山莊 北京圖書館 文源閣本、圓明園 (無) 文溯閣本、瀋陽故宮(甘肅圖書館) 文瀾閣本 、杭州孤山聖因寺 (浙江省圖書館 ) 文匯閣本、揚州天寧寺 (無) 文宗閣本、鎮江金山寺(無)

==========================

第三章 經學

概說 經的定義 經的形成與發展 經學興起 經學研究內容 經常發展

經的定義

經:織從絲也——許慎《說文解字》;經者編絲屬之 稱——章太炎《國故論衡》。編竹簡木牘的繩子謂之經。清章學誠認為,在古代並非尊稱,到了後儒,因尊崇聖 人,不敢冒犯,始以經為尊。

《毛詩》:橫從其畝是也……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 五常六藝,謂之天地常經。 。 班固《藝文志》把六經作為六藝,用意是六經為古代官 書,是諸子百家的學術淵源,非儒家所能私有。 。 班固《白虎通》: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 。 張華《博物志》:聖人製作為經 。 定義:“經”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 規範的教條,一般指儒家典籍,即儒學十三經。

經的形成與發展

從祝與巫到學術 。 藏史整理、保存與傳習(教之國子),學在官府 。 禮壞樂崩,禮失求之于野(周禮之不古,史官世家地位的變化) 。 春秋末期,孔子政治實踐失敗後,返魯整理上古三代流 傳文獻,形成了六經(書、詩、禮、樂、易、春秋) 。 編輯了《書》、刪定了《詩》、編訂了《禮》《樂》、 作為《易》的一部分,據魯史創作《春秋》——《史 記·孔子世家》 。 孔子傳于弟子,自此,儒生以六經為課本學習儒家思想, 至春秋末期,六經被公認為寶典。

經之變遷

四經:《詩》、《書》、《禮》、《樂》——《管子·戒篇》。

五經:《詩》、《書》、《易》、《禮》、《春秋》——揚雄《法言》、 《漢書·武帝紀》:武帝設五經博士。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詔諸儒正 定五經,刊之石碑,樹之太學。

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丘治六經 《莊子·天運》 。

七經:《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 —《後漢書·張純傳》 。

九經:《易》、《詩》、《書》、三《禮》、三《傳》——唐玄宗開元八年, 國子司業李元璀奏定以九經取士 。

十經:《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南朝 宋設國子助教十人,分掌十經。

十二經:《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孝 經》、《爾雅》——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後),石刻十二經於太學。

十三經: 《易》、《詩》、《書》、三《禮》、三《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南宋時刻《十三經注疏》

   《易》外層神秘,是占卜之書,內蘊至弘至深哲理 《詩》 “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書》上古歷史檔彙編 《周禮》主要彙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期各國制度 《儀禮》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 《禮記》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彙編。 《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經形成的著作 《左傳》重在史事的陳述《公羊傳》、《谷梁傳》重在論議。 《論語》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錄 《孝經》論述孝道的專著 《孟子》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 《爾雅》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十三經》內容極為寬博,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它典 籍所無法比擬的,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治國平天下 的方針大計、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 向,皆依從儒家經典。

經學興起

   《漢書·倪寬傳》:(寬)見上,語經學,上悅之。 。 經學:中國歷代訓解和闡發儒家經典的學問,研究經籍中義理之學術稱經 學。 。 戰國時代,發揚孔學者為孟子與荀子。孟子是傳道之儒,尊德性,倡“性 善”開儒家人性論的先河,開後世的“宋學”一派;荀子是傳經之儒,對 西漢經學影響至大,發展出後世的“漢學”一派。先秦時代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經學思想體系,更沒在政治思想、官學上取得 的絕對統治地位。 。 秦設博士官,圖書及學術集中于咸陽,秦亡後,項羽焚咸陽,先秦典籍消 失,六經僅存《易》 。 文、景時期,展開大量獻書和古籍收集工作,年長秦博士及其他儒生,口 述默誦遭焚經典,或秦時隱藏的典籍重新使出,使之傳世。 。 文字、傳述方式、解釋體系的不同,產生了不同學派,後世統稱為“今文 經” 。 古文經的出現:景帝末年魯恭王壞孔宅,得古經;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 從民間收大批古籍(《周官》);漢宣帝河間女子獻《尚書》 。 武帝設五經博士,漢代儒生們以傳習、解釋五經為主業,經學正式誕生

經學的內容

經學研究的工作,在於對不可更動的經書文本加以注疏 。 注:對經書文字的意義加以解釋 。 疏:有些注太簡單,或年代久遠,後人為注再作解釋, 稱為疏 。 解、考證、集解、正義等,都是對經書的一字一句詳加 研究,以期闡發經之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經書的內容包括解釋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規範、生活 準則及正當性的來源,但難以理解又充滿爭議,研究經 書成為漢代以來最為重要為學術活動 。 武帝對經學的獎勵推行,通曉經書的人獲取禮遇,東漢 時:“遺子金滿贏,不如教子一經” 。 政權——法統、文化價值——聖統、學術詮釋——道統

經學發展

先秦前經學時代 兩漢經學 魏晉南北朝經學 隋唐經學 宋學 明經學 清代經學 民國以後經學

兩漢經學:武帝立五經博士,每一經都置若干博士,博士與其弟子傳習經書,分成若干“師說”,五經博士共七家。東漢光武帝時,十四家博士 《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有歐陽、大、小 夏侯,《詩》有齊、魯、韓,《禮》有大小戴,《春秋》 有嚴、顏二家——《後漢書·儒林列傳》 。

今文經:微言大義地闡明孔子思想、繼承和發揚儒學, 認為《春秋》孔子為萬世立法的“元經”,主流為“春 秋公羊學”。

– 董仲舒:為大一統提供完整的理論體系公羊大師

– 公孫弘:公羊學理論運用于現實政治中的政治家

今文經的發展趨勢

– 讖緯氾濫、經學神化:公羊學中災異、符瑞、天人感應的闡 發+朝堂提倡 – 繼承較多原始儒學色彩,理論內在地包含對現實的批判,為 朝政不喜

– 西漢中其民間興起古文經

   西漢中後期在民間發現的古書 。 文字篇章差異、經書的解釋、治學方法都不同

– 今:孔子為“為漢制法”的素王;古:古典文獻的整理保存者,述而不作、 信面好古的先師

– 今:六經皆為孔子所作,其政治思想所托,微言大義;古:六經為上古三 代文化典章制度與聖君賢相政治格言的記錄

– 今:重微言大義;古:重對經文本義的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闡明 – 今:關注的重點在於政治哲學與歷史哲學;古:關注的重心在於歷史史料

古興與今衰

西漢後期設《春秋谷梁傳》博士 王莽時,劉歆力推古文經學,新朝時立為博士 東漢時古文雖沒有被告立為博士,但是民間影響日盛 今文經發展日趨繁瑣+師法、家法束縛+與讖緯糾纏過多,影響朝堂穩定 東漢古文經學大師:許慎、馬融、盧植、賈逵等,弟子眾多,今文經學: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 – 東漢初年白虎觀會議《白虎通》 – 東漢末年,古文經學集大成者鄭玄,網羅眾家、遍注群經,合古今而自成 一家,古今文經學之爭終結

魏晉南北朝經學

東漢時期今文經學的變化

天人感應與災異說 東漢讖緯之說的風行 今文經學神學化 曹魏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儒家的經術對於讀書人登上仕途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

    – 西晉以後,家世出身成為仕進的唯一依據 – 漢代經學中的今、古文之爭在政治上變得無意義“西 晉末年,今文經著作幾乎全部散失,只有古文著作還有所保存。”

魏晉名士風流

社會長期動亂,悲觀厭世思想大盛(文人、士大夫) 。 名士風流講究出身門第 誇耀容貌儀止 標榜虛無玄遠清談 糅合老莊的道家虛無思想同儒家的名教

   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具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格美,用自己的言行、詩文、藝術是自己的人生藝術化。外在特點是:穎悟、曠達、真率

    – 精神世界的純淨,無視功名利祿和富貴,內心曠達,形跡放浪 – 劉伶,縱酒佯狂,經常是抬棺狂飲,且身上一絲不掛於屋中,人見均嗤之,他卻 反唇相譏:“我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屋為衣褲,你們幹嗎要鑽到我褲襠裡來呢? 這些名士們為求長生而煉丹服藥,穿衣喜寬袍大袖且經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 “捫虱而談”,在當時是件很高雅的舉動。

《玄思風流》玄學

   玄學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現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 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是魏晉時期的主要哲學思潮。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東漢末至兩晉是兩百多年的亂世,正統儒家名教之學失 去魅力,士大夫對兩漢經學的繁瑣及三綱五常的陳詞濫 調普遍感到厭倦,於是轉而尋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學論 辯。立言與行事: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玄 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 論問題。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可通稱之為玄學。 。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等。

玄學分期

正始時期:何晏、王弼提出“名教出於道家”說,治理 社會要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本,以儒家的名教為末。

竹林時期:阮籍、嵇康為竹林七賢之首領,其學有“竹 林玄學”之稱。他們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強烈反 對儒家的名教,駁斥何、王二人之“貴無論”。 。 元康時期:向秀、郭象、裴頠等則認為萬物皆是自然而 生,主張“名教即自然”,則名教亦是萬物之一。 玄學主要涉及有與無、生與死、動與靜、名教與自然、聖 人有情或無情、聲有無哀樂、言能否盡意等形而上的問 題。在正統士大夫看來,諸如此類清談都與國計生民無 關,因此有”清談誤國”的說法。

   南北朝時期:有南學、北學之分 。 北朝儒生比較多地保留東漢的學風,注重講究儒學經義,受老莊思想影響較少, 學風也比較樸實 。 南朝更多地繼承了魏晉的學風,用老莊虛無玄遠的思想來改造儒家的經義比較突出,因此更注意文辭,學風比較虛浮。

隋唐經學的統一

   經學被迫發生改變:佛教傳入中國、道教興起,對經學 產生了極大的衝擊。隋唐時期,佛道與經學形成了相互 對峙、爭雄的局面。隋唐國家的統一,根除:經學多門、師法各異、章句繁 雜的狀況 。 選舉制度方面:唐朝確立了自願報名、分科考試、擇優 錄取的科舉取士做法。科舉制度中,考試經書已是重要的內容,這就需要讀書 人能有統一的經書課本 . 。 唐朝政府在各地廣泛設置學校,發展儒學,而且大量征 用天下儒士做學官。唐初命孔穎達等修《五經正義》。

宋代經學 理學   

對相權威的批判   

– 唐代:應付科舉考試而學經,墨守正義的定論,不敢 有所突破 .

– 重振儒學 :柳宗元清算儒學中的神學迷信思想,以 ‘天人不相預’觀點批判儒學中的‘天人感應’論; 韓愈繼承孔孟道統,貶斥佛、道來加強儒學的正統地位。由於韓愈的提倡,孟子的地位大為提高,開始成 為孔子儒學的正統繼承人

– 宋代:反對、懷疑前賢:司馬光 、歐陽修 、陸游等 形成強大的疑古思潮

  宋代理學推翻了漢唐經學的舊權威,樹立了新的權威。

程朱理學

宋代理學重儒家經典中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四書。朱熹的《四書集注》曆宋元明清,成為‘欽定’的開科取 士經典,其地位超過《五經》。宋明以後以《四書》為主體的經 學是經學發展的新階段,成‘新經學’。新經學以儒家思想為主 體,‘不越于孔孟’而又出入佛老。以儒學為宗,吸收佛、道, 將天理、仁政、人倫、人欲內在統一起來,使儒學走向政治哲學 化。 。 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 。 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 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基本觀點包括:理一元論:理(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 理一分殊:萬事萬物各有一理,此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 為理一; 存天理、滅人欲,天理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體現 “三綱五常”。“人欲” 是超出維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違背禮儀規範的行為,與天理相對立。

陸王心學

由張載氣學、周邵象數學,到程朱理學,再到陸王心學, 構成宋明理學逐步發展演變全過程。陸九淵(象山)、 王守仁 (陽明) 。 程朱理學將理(道德倫理規範)變成了絕對的權威,而 人作為道德實踐主體的能動性,遭到忽略。陸王心學主 要強調人的本心作為道德主體,自身就決定道德法則和 倫理規範。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 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 。 理也就是心之條理,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 發之于朋友則為信。 。 朱陸鵝湖之會 。王陽明“立德、立言、立功”

陸象山之學,與當時流行的,由朱子所弘揚並加以提倡 的伊洛之學,有很大不同,由學者呂祖謙出面,邀陸象 山與朱子相會於江西鉛山縣城東南的鵝湖,欲使兩家學 術會歸於一。史稱“鵝湖之會”。但討論的結果不僅未 能達到會歸的目的,反而使兩派的學術分歧更加明顯。 朱子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邀陸象山做學術演講。象山 以《論語》“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為題,直指學 者之痼,致使聞者無不汗顏。朱陸在學術爭論中所表現 出的相互尊重、包容的品格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堪為今 日的中國學界效法。 。 王陽明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古人將“立德、立言、立 功”視為可彪炳史冊的“三不朽”事業,王陽明則是中 國古代少有的將這三者合於一身的儒家人物。從立德上 看,陽明同那些真誠的道學家一樣,是一個身體力行的 道德家,雖命運多舛,但終不移其志;從立言上看,陽 明為“破心中賊”,而綜合和發展了朱陸的學說;從立 功上看,陽明由科舉登第而進入仕途,他通曉兵法,善 於用兵,屢平少數民族起義和王室的叛亂,建立起他所 謂的“破山中賊”的功績。

清代經學

理學末流空談心性,不切實際,明清之際,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提出經世致用的主張,反對空談,提倡通經致用。”清代經學出現復古趨勢,大力批判宋學。

    學術自身發展由盛而出新 明國家顛覆,遺民逸老,抱故國之感,氣力無所放泄 宋明理學在明、清時代,已經成為僵化、虛偽的教條 宋學是注重對儒家經典義理的闡發,在治學方法上以 思辯為主,清人認為其空疏 – 漢學是注重對文本與字句的考證,在治學方法上以考 證為主

辜鴻銘

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 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 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 言,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 《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文學大師列 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 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主張東方文明救世、宣揚中華文明、保皇守舊。
==========================

易學

《易》之源

– 卜術,龜、牛,兆象一百二十體,每體有十條“頌”辭 – 蓍草,八卦,《易》取其簡易之意 – (筮短龜長) – 河出圖、洛出書的傳說 – 六十四卦的產生(由下至上排列) – 頌辭收集整理,產生〈易〉書(古代巫官也是史官,是知識權威) – 卦名、卦象、卦辭、爻辭(筮官的占筮紀錄) 。 《易》之別篇 – 周易、連山、歸藏 。

《易》之發展

– 巫術的大發展,+陰陽+五行,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 哲學的起源,儒道等對其進行解釋,作傳(繫辭),儒生“善易不占”

八卦

    乾代表天, 坤代表地, 坎代表水, 離代表火, 震代表雷, 艮代表山, 巽代表風, 兌代表沼澤。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 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 缺,巽下斷。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 四,巽五,坎六,艮七, 坤八。

《易》如何演變成儒家經典

   人更三聖、世曆三古: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傳 孔子不講:怪、力、亂、神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教《書》《詩》《春秋》,未傳《易》 戰國末,陰陽學說、道家學說盛行,儒家受其影響,始研究起《易》, 對卦、爻作了種種解釋,借卦辭、爻辭以發揮自己的哲學主張,此種解 釋流傳下來,是為《易傳》,托孔子所作。成為儒家經典。善易不占。

易傳

彖辭:斷定一卦的寓意

象辭:推演卦、爻的象

文言:解釋乾坤兩卦

繫辭:宇宙、人生、卦、爻

說卦:推演卦象

序卦:說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後的道理

雜卦:比較各卦意義的異同 戰國、漢代所作

易傳內容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 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 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幹道成男,坤道成女。幹知大始,坤作成 物。幹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 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 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矣。

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 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 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 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周易》

中國文化源頭之一。漢史家司馬遷把她列為“群經之首”。《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作者何人,成於何時, 迄今仍無定論。《漢書 . 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世曆三古”之說,認為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傳以解經。

《易經》由六十四卦組成,包括卦象、卦名、卦辭和爻辭。《易傳》是儒 家學者系統解釋《易經》的著作,共七種十篇,稱為《十翼》,言其為 《易經》之羽翼。

《周易》以自然現象的變化,“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事的得失可以轉化; 提出了某些勸誡人的行為準則。《周易》首先是一部哲學典籍。通過闡釋 易經義蘊、功用、筮法與卦序等,創造了一個結合象數與義理的獨特思想 體系。“易以道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其次《易》本蔔筮之書, 《易》本為蔔筮而作。孔子作《易傳》,賦予了其哲學的解釋。

《周易》是儒、道等學派的經典,歷代主流易學是“觀其德義”,以修身 進德,而非筮法算命,“善易者不占”。全面準確研習《周易》經傳及其 易學,著重于其理論思維的內容,把握其陰陽哲學的核心內容,根本是瞭解和諧的永恆價值。

《尚書》

約成書於3000年前的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 彙編。最早時它被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 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 經》。《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彙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 史實,真實的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 和典章制度等,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瞭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 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 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 “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 賞賜諸侯的冊命。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 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

《詩經》

漢代傳習《詩經》有魯、齊、韓、毛四家。東 漢以後,《毛詩》盛行。現今《詩經》的版本 就是《毛詩》。

儒家的禮

儒家講禮,亦為治國,如同仁、忠 。 荀子:禮之三本(天地君親師)

    – 天地:生命的本源 – 君師:政教的本源 – 祖先:家族的本源

儒家稱道的禮

– 政治制度、宗教儀式、社會風俗習慣等,試圖以禮包 羅萬象,認禮為治亂的根本,推崇禮治主義 論語: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亦,不好犯上而 好作亂者,未之有亦。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 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三禮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的通稱 。 《周禮》原名《周官》,漢列入儒家經典(併入禮經)。儒家認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一部宏大的官制體系。“周”非“西周”之周,為“周天之 官”意。《周禮》分《天官塚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 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天、地、春、夏、秋、 冬六官象徵天地四方六合,體現了“以人法天”思想。《周禮》屬古文經。《儀禮》,本名《禮》。春秋戰國時一部分當時實施的禮制的彙編。孔子 傳授《六經》,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其中的《禮經》都是指《儀 禮》。漢代《禮》各篇標題前均無“儀”字。東晉元帝時置《儀禮》博士,始有《儀禮》之名。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採用《儀禮》之名, 《儀禮》正式為經。《禮經》包括《士冠禮》、《士昏禮》等十七篇,內 容涉及上古貴族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宗教制度和風俗習慣的混合物。《禮記》,一般指《小戴禮記》。戰國至漢初的儒家各種禮儀著作選集, 為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者禮論之作。戴聖之叔戴德編《大戴 禮記》。《小戴禮記》載有《曲禮》、《檀弓》、《王制》、《中庸》、 《大學》等內容,大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唐正式列 入《九經》。

儒家的禮治

初人無禮,為滿足私欲,沒有界限、分際,互相爭鬥,社會大亂, 君師定禮:貴賤長幼分序,各安天命,教人節制、和平,建立起 社會的秩序。故,禮為政治制度。天生萬物為信仰,天子為代表。故天子祭天,子孫祭祖先。地生萬物為事實,天子諸候祭社稷,祭山川。祖先繁衍後代,生生不 息,後人“報本返始”。儒家教人感恩懷德,努力報答(如三年 之喪),禮為宗教儀式。日常生活也要秩序和規矩。婚姻、宴會、飲食也有禮,以示敬意 和誠心,不能隨意馬虎。人際關係方面:按尊卑等級各守本分,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朋友互相敬愛。人人能做 到,天下大治。禮是王道的一部分。王道通乎人情。但後人攻擊其偽,“禮教是 吃人的” 。 禮樂相合,樂附屬於禮,孔子: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 禮、樂、刑、政

春秋

春秋:古代記事史的通稱 。 古代朝廷大事,多發生在春、秋兩季,故記事之事多用 春秋為名,各國有自己的春秋。傳下來的只有《魯春 秋》,《春秋》成了專有名詞。 。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獲麟,哀其道亡而作《春秋》 。 隱西元年到哀公十四年,二百四十二年,紀事按年月日, 稱為編年史,為我國現存第一部。 。 魯國紀元,所記卻是各國之事。所記齊桓、晉文之事最 多,故後世稱“尊王攘夷”是《春秋》大義。 。 史官記事目的有二:紀實、勸懲,但多不易為後世所察, 孔子授弟子《春秋》,以史為鏡,多所勸懲。 。 弟子分散四方,將所記再傳播,是為《三傳》。三傳注 重《春秋》大義,征實與否,倒在其次。

春秋大義

   春秋大義有二:

    – 明辨是非、分善惡、倡德義、以史為鏡 – 表霸業、尊周室、提倡大一統

解釋《春秋》時,講究“書法”:筆則筆,削則 削 。 三傳之中,左傳以敘事為主,公羊、公梁以解經 為主。

春秋三傳

   “左氏”、“公羊”、“谷梁”,稱“三傳”。 。 《左傳》,亦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解釋《春秋》的古文經傳。《漢書 . 藝文志》認為是春秋時期魯太史左丘明撰,共三十卷。所記 載事件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左傳》以文史見長,記事詳實,多用事 實解釋《春秋》經文。《左傳》記載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其史學、文 學、美學的價值尤其顯赫。《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或《公羊春秋》。戰國時公羊高撰。所 記史事較簡略,著重闡釋《春秋》之“微言”、“大義”。董仲舒作《春 秋繁露》,專治《公羊傳》,發揮“大一統”的《春秋》“大義”。為研究 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谷梁傳》,亦稱《春秋谷梁傳》或《谷梁春秋》。戰國時谷梁赤撰。以 問答形式解經,側重傳《春秋》之“義理”。記事雖不及《左傳》詳實, 但持論較《公羊傳》為平正。

爾雅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 “爾” 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時 代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爾雅”就是使語言 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 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爾雅》3卷20 篇。唐朝以後將它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 經典之一。現存《爾雅》為19篇,與班固所說 的20篇不同。

第四章 先秦諸子

諸子百家

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 。 西周滅亡,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 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 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 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 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

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 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諸子百家主要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 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

尊子意義

– 西周之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則“子” 為爵稱。

– 春秋時,僖公、文公以後,執政之卿始稱“子”。

–古時尊稱男子為“子”,到春秋末,“子”為師長之 尊稱,戰國時,同列、弟子稱“子”,各派學術著作 也稱為“子”,如《孟子》、《莊子》。

– “子”,先秦師長、學者。

子學意義

– 春秋戰國時期,周公制作之禮樂已告崩壞,社會秩序 日漸混亂,師長、學者為求匡時救世,紛紛闡發其學 術、思想,於是百子爭鳴,是為諸子之學。子學就是 研究先秦諸子之學術思想。

道家

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 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 子。「道」是“老莊”學說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道」亦是迴圈不息。道家強調凡事均無須強求,應順應自 然,達至「道」的最高境界。

代表人物

老子、關尹子、列禦寇、楊朱、莊周 。

代表作品

《老子》(《道德經》)、《列子》、《莊子》 。

主要思想

– 宇宙觀∶“道”是無形及不可見的是,宇宙的本源,是統治宇宙中一 切運動的法則;

– 人生觀∶萬物都有對立面,物極必反。因此,人們必須「知足寡欲」、 「柔弱不爭」、「順應自然」,拋棄一切禮教的枷鎖,才能避免災禍。 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

– 政治觀∶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尚道尚德。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不斷, 民生困苦,人們必須放棄逞才、逞智、逞強、逞力、回歸樸素、無知 的境界,以「無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

老子與《道德經》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河南省周口市 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 。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道是萬物的主宰,宇宙萬物都是從道 演化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道就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道是永恆存在的,不隨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不因外力的作用而改變性質,是在周而復始地運動而不止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道乃“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道法自然”。主張“無為而治”,認為“無為”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老子對於社會的評判:“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 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又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 饑”。 。 老子學說對中國哲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發展均 發生重要影響。繼承老子哲學的有關尹、列禦寇、楊朱、莊周等。

   《道德經》道家學派的主要著作,相傳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 《道德經》 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 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 活產生了很大影響。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 故有《道德經》之稱。 《史記·老子列傳》:老子乃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但出土的《老子》中《德經》卻是 放在《道經》前面的) 。 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 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 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 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 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小 國寡民」。

莊子與《南華經》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市),(西元前369 年至西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做過蒙城漆園吏的小官,但 不久辭去。他布衣草鞋,糝湯野菜,安居陋巷著書。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真 實存在,但又“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時空上 “自古以固存”;宇宙萬物統一於“道”;一切事物都是 相對的,可以轉化的;否認事物之間質的差別,“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主張通過“坐忘”,做到齊物我、齊是非、齊大 小、齊死生、齊貴賤,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 境界。

《南華經》又名《莊子》。因唐天寶元年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 得《南華經》名。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主要代表作之一。

現今通行本為晉人郭象《莊子注》本,分為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雜篇十一篇。 “內七篇”最為重要,多為莊子所著,餘者則非 莊子所作。

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 (訾 )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其他

關尹 :認為人類的認識,必須如水或鏡一樣,採取純客觀的態度。 其學說只見於《莊子·天下 》 。

列子 :指出天地之初為一混沌的實體——“太一”,太一變化而 生萬物,提倡無欲無我,即“貴虛”。 其學說存于魏晉人偽編的 《列子》一書 – 又名《沖虛經》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 《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 於事。

楊朱 :主“為我”、“快樂”。楊朱否認人死後還有靈魂存在, 認為“道”是活動的自然力,表現在人類中,就是嗜好情欲等, 他主張“全性保真”,滿足人類自然的欲望。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 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 孟子、荀子、韓非都有評判楊朱的話 ,其學說存於《列子·楊 朱》、《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

儒家(先秦時期)   

儒的起源

    – 作為一個學派形成于春秋之魯。源于上古的巫官文化。 上古時期,巫、史、宗等都講天人之際,儒是由巫祝 演變而來。舊時(學在王官)王室禮樂之士,流落民 間,以授業為生,學術下移到平民中,周王朝沒落, 禮崩樂壞,巫史常攜典籍向民間求生,“學入民間” 儒於此應運而生。到孔子時代,已脫離巫風(但也遺 風,如夢見周公而談天命,以相禮謀生等)。

代表人物: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

代表作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荀子

   儒家崇尚《周禮》,認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關懷,達 至一個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內 容。

– 倫理觀∶「仁」是是倫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 君主要體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若要實踐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盡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 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

– 政治觀∶主張以禮義治國,回復西周時期的德治。而社會各 階層人士應盡本分,以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和階局面,這就是正名思想。

– 教育觀∶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認為教不應分貴賤 賢愚。他認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學方法。他又提倡 「溫故知新」及「舉一反三」等學習方法。

– 宇宙觀∶對鬼神之說抱著「存而不論」的態度,主張「敬鬼 神而遠之」,但卻十分重視祭祀祖先。

孟軻

   孟子:名軻,鄒人。“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子思的再傳弟子 。 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 為輕”。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雖受禮遇,但被認為 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而沒有得到重用。孟子繼承了子思的思想,與楊朱、墨翟兩派理論爭辯,其言論見 《孟子》七篇。主張天人合一,自命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的道統 繼承者。其主要思想如下: – 反戰:認為春秋無義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善戰者 服上刑。) – 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建立心性之學,主張人性善:人性都有善端,惻隱之心是仁之端,羞惡之心是義之端,辭讓之心是禮之端。 – 與民同樂:(與齊宣王對話) – 開拓功夫之義理途徑(寡欲、存夜氣、擴充、養氣):吾善 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著。詳盡記載 了孟子的生平事蹟,以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美學等學說 思想。宋代被正式列為經書。現存七篇。 。 《孟子》的內容反映了孟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仁政,孟子思想的 核心,是孟子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範疇,“仁者無敵於天下”,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仁政即是在政治上實行王道。王道又是 開明專制,主張“保民而王”;性善論,人具有共同的先天固有 的與生俱來的善性。性善論是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與民同樂和 民貴君輕,表現了孟子的重民思想。對於人民生計,他主張實現 井田制的理想,“薄稅斂,深耕易耨”,使人民有“恆產”,以 “野人”養“君子”

孟子通過闡發子思學說,繼承、發展了孔子思想。被歷代視為孔 門儒學的正宗。有“亞聖”之稱。 。 文風善辯,感情充沛,曉暢通俗,風格多樣等是《孟子》的語言 特色。

荀子

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人。“荀子之學,其源有出於道家者, 故以自然意義之觀點為底子,然後歸於儒家,以倡禮樂教化。” 晚孟子六十年,與孟同宗孔門,為儒之大家。 。 荀子書中的《禮樂》、《樂論》、《勸學》諸篇,為大、小戴 《禮記》所採用,可見其在儒家地位的重要,然自宋儒尊孟黜荀 以來,諸人都不研究荀子,儒家思想又狹隘了一層。 著名的法家 人物李斯和韓非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的學術形態

人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化性起偽: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心之主宰作用: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心之認識作用: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

– 聖人之製作: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

– 禮法並重:荀子的禮也含法度、規範、秩序的含義。

孟荀之不同

   孟子通古今,長於詩、書;荀子精於制度典章,隆禮、樂而殺詩、 書 。 孟子言性善,主擴充,推原於惻隱之心,故生感情;荀子言性惡, 主矯正,謂人性雖惡,但棄惡從善,由於知善之質,而重理論。孟子論政,尚德教,寄理想於遠古,專講王道仁政;荀子論政, 重刑賞,法後王,專講亂世小康之道。孟子講仁義,主張內發良知良能;荀子言禮,主張外範,嚴肅規 範。孟子主張天人合一;荀子主張天人相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治亂和天沒有關係)

荀子《勸學篇》:學不可以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積跬步無 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湖。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